獨來讀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9部分,明朝第一駙馬,獨來讀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問譚泰說道:“據我所知,宋南蠻子的兵馬都是山東人,雖然在南朝算來也是北方,但是比起我們關外依舊是南方。所以我們有的兵器就是關外的嚴冬~~只要我們能拖到冬天,倒是滴水成冰~~宋南蠻子的兵馬是夏天出發的一定沒有什麼過冬的衣服。如果他們不退兵,咱們就在白山黑水、深山老林裡和他繞圈子。拖也拖死他~”

豪格點了點頭,“這到是個可行的辦法~~可是如今我們兵馬不足六千,時間離入冬卻還有三四個月,萬一南蠻子攻城~~”

譚泰無奈地點了點頭,“是~我們必須放棄興京~~退入黑龍江虎爾哈部那裡!”

冷僧機反對,他說道:“大清的皇帝怎麼可以避難去那種蠻荒之地呢?”

“不是避難~是北狩~”譚泰解釋道“你把我們陛下當成是宋徽宗嗎?”冷僧機說道“冷僧機,你什麼意思?”譚泰怒道:“這是關乎大清生死攸關的大事~你能不能不要和我抬槓?”

冷僧機正要反唇相譏,忽然小卒來報,明軍圍城了“來的這麼快?”豪格嚇了一跳,手裡緊握的佩刀也哐噹一聲落了地且說黃泥甸一戰,收穫頗豐,雖然明軍前後損失加起來超過四千人,但是消滅了兩萬多建奴,而且鰲拜叔侄也死於亂槍之下。屍首被踩得稀爛,還是靠被俘虜的建奴兵辨認衣冠才認出那是鰲拜和塞本特宋友亮看著鰲拜血肉模糊的屍體,十分有成就感,宋友亮遠遠望了眼赫圖阿拉,隨即高高地揚起馬鞭,“圍城~~”

隨著宋友亮一聲令下,明軍的工夫和前來幫忙的百姓便開始圍繞赫圖阿拉開挖壕溝,壕溝寬三丈,深兩丈。在壕溝的底部還有竹籤、木刺。本來挖壕溝圍困是建奴的慣用伎倆,現在建奴自己反被圍困。

等到了第二天,第一條巨大的壕溝開挖完成,建奴突圍的希望愈加渺茫。兵法上說要圍困敵軍,需要十倍的兵力。現在每一條這樣的壕溝可以抵消三成的兵力,宋友亮一共挖了兩條這樣的巨型壕溝,還壕溝後面修建了夯土牆和木頭高臺,高臺上佈置了明軍的火槍兵。另外還引來附近河流裡的河水灌入壕溝之中,將豪格以及最後的六千八旗牢牢地圍困在赫圖阿拉修建防線並不是一番風順的,期間,建奴有幾次嘗試突圍,但是似乎意志不堅決,出動的人馬只有千餘,根本無法突破明軍還不算堅固的防線。為了防止有人來支援赫圖阿拉,宋友亮在現有的基礎上由下令沿著明軍陣營的外圍修建一道圍牆,這樣一來,明軍就處在兩道夾牆之間,既可以保護自己,又不耽誤圍城這項不小的攻城耗費明軍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在這一個月裡,形勢又發生了變化。七月二十九日,斥候來報,說西南方有大批建奴兵馬出現,人數近兩萬人。

“怎麼可能?建奴怎麼可能還能組織起這樣的大軍?”宋友亮懷疑斥候是不是看錯了斥候拍著胸脯說道:“小人不敢胡說,這支大軍不光是建奴,還有很多蒙古人!”

“難道是多爾袞回來了?”宋友亮吃驚不小,如果多爾袞這時候領著建奴和蒙古聯軍來攻,那自己就危險了斥候答道:“經過小人的打探,應該是建奴正藍旗濟爾哈朗的兵馬。”

“濟爾哈朗?他真的請到救兵了?”宋友亮摸著下巴盤算道:“傳令,各營堅守陣地,如果建奴來攻,擊退便是,不要出戰。”

“得令~”

聽說建奴援兵到來,明軍諸將意見有了分歧,吳廷賓、張光主張撤兵,而李信則主張加緊攻城,而田見秀、顧君恩則主張繼續圍城吳廷賓、張光認為,赫圖阿拉雖然不是什麼大城,但是建立在橫崗之上,易守難攻。如今又有援兵在外,繼續圍困不是什麼好辦法。

李信則認為濟爾哈朗帶來的援兵都是騎兵居多,唯有奪取赫圖阿拉才能藉助地形優勢與之對抗。

顧君恩則認為赫圖阿拉易守難攻,在失去火炮優勢的情況下,加緊攻城只能是傷亡慘重。應該繼續圍困,消磨城內人計程車氣,逼他們投降宋友亮聽完所有意見,佈置可否,大帳內沉寂了好一會,宋友亮才幽幽道:“不打,不圍,不撤~~”

眾人不解,問道:“軍門這麼說什麼意思?”

“我的意思是,要讓濟爾哈朗進城與豪格匯合~”宋友亮笑道:“勝敗在此一舉,傳我將令,將西北角那一段圍牆拆毀~~記住要在一天之內拆毀,然後在第二天一早重建~~~”

【188】蒙古援軍

對於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人來說,戰爭是甜蜜的。吳克善就是這樣的人,他沒有參與過什麼像樣的戰爭,儘管吳克善的一身戎裝有模有樣。渾身雪白,沒有一根雜毛的高頭大馬,鑲金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年代小富婆

笑傲網路

蛇女

璇墨

捉鬼班長

旅遊巴士

無上皇尊

暖暖

官道紅塵

泰山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