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來讀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部分,明朝第一駙馬,獨來讀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僅拉貨運物,同時也用作載人遠行。四輪馬車將人從一個地方快速地運到另一個地方,讓人真切地感受到馬車帶來的便利。四輪車的優點是載運量大,執行平穩。缺點是四輪馬車需要較為平坦的路面行駛。鼎盛時期的羅馬帝國具備很好的80000千米平坦的大道,使這種四輪馬車備受青睞。羅馬帝國滅亡後,道路經數世紀失修日漸崩壞。此時最實用的是兩輪車,因為它可以在崎嶇地形條件下行駛。

因為海陽衛各個主要建築物只見都鋪設了平坦的新式馬路,所以目前車船所製造的四輪馬車主要用於海陽衛內部運輸,比如從各個屯屋運送糧食和貨物到碼頭。而兩輪馬車多用於對外運輸,因為它對道路條件要求比較低。

又比如造船方面,鄧連生嘲笑紅毛夷設計的船沒有隔水艙,破個小洞都能沉船。而歐洲造船匠則嘲笑中國船沒有安裝肋材,船身強度低,一拳頭就能打散架,而且還使得船體在橫向方向上的強度不夠,不能承載大量火炮發射時的後坐力。

事實上,西方獨有的的火炮甲板技術和側弦炮技術的發明也是在火炮逐漸凸顯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後才慢慢發展起來的。而中國曆來的海戰理論都是以人海戰術決定勝負,火炮上艦和火力至上的理論發展沒有形成規模形成,可以說晚於西方。火炮上戰艦可以說是海軍武器發展史上的飛躍,雖然中國最早在船上使用了火器,但也僅此而已,火炮一直是被固定在船頭和船尾的位置,不能靈活地瞄準射擊,艦炮技術發展一直停滯不前,諸多大炮在排水量偏小的船甲板上使得船的穩定性變差,而且,中國的船體強度不夠一旦開火其後坐力使得船更危險。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有兩個,其一是提高艦炮鑄造的精度和鑄炮材料的強度;其二是發明了船舷炮門:將火炮裝在下甲板,並在船體兩側開出炮門,讓炮能夠發射,在不使用的時候,炮門用帶鉸鏈的炮門蓋關閉。從此火炮戰艦有了成規模的火力輸出,具備了真正意義上的威力。

【70】家族式經營

好在一番唇槍舌劍之後,雙方都認識到對方設計的高明之處,於是便有了海陽衛第一艘新式戰艦——揚威號。

有了戰艦就需要水兵和大炮,宋友亮招募水兵的標準和條件和招募陸軍的一樣,首選沿海地區性情純樸的漁民。由軍官親自下鄉募兵,軍官本人對士兵的來歷、家系做擔保。訓練時,採用戚繼光的做法,水軍先習陸戰。所使用的兵器,則是輕巧的歐式海盜彎刀。水兵們除了要聯絡肉搏白刃之外,還要學習如何操作大炮,如何用鉤鎖購住敵人的戰船之後跳到敵艦上去,以及一些簡單的木工活,以便在戰艦受損時可以進行簡單的修復工作。

接著就是大炮,原來匠人們是用泥模鑄造,泥模必須烘得乾透才行,否則外表雖幹,裡面溼潤,一遇金屬熔液,潮氣自生,鑄成的火炮就有蜂窩,施放時炮筒容易炸裂傷人。烘乾泥模往往要一個月之久,如果碰上雨雪陰寒天氣,則須兩三個月。現在則採用鐵模範製造,分內外兩部分。內、外模其實就是兩個不同大小的薄鐵筒,各自分成幾瓣。鑄炮時,先將鐵製外模的每瓣內側刷上兩層漿液。第一層漿液是用細稻殼灰和細沙泥製成的;第二層漿液是用上等極細窯煤調水製成的。然後,兩瓣相合,用鐵箍箍緊、烘熱,節節相續。相同,內模的外側也同樣刷上兩層漿液。內外模合在一起,最後澆鑄金屬熔液。待澆足熔液,冷卻成型以後,即刻按模瓣次序剝去鐵模,如剝掉筍殼一樣,逐漸露出炮身,再剔除內模,膛內外自然光滑,火炮即成。

改進了火炮鑄造法之後,湯瑪士又結合中西方技術改進了鑽孔機,使得火槍槍管的加工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最後,宋友亮又對海陽鹽場的鹽田進行了改進。本來鹽田就是在海邊的泥地上挖個大坑,引入海水就可以曬鹽。這鹽和沙土從一開始就混在一起,到後來也難分離。現在宋友亮命人先挖好坑,然後夯實泥土,用水泥將池子底部和四周糊起來。這樣就從一開始把泥沙和海水分開,這樣曬煮出來的鹽,泥沙等雜誌含量大大降低,品質提高不少。加之價格公道,從此之後,海陽鹽行銷各地,成為海陽衛的拳頭產品。

崇禎十二年四月,禮部和兵部官員到,通往宋家宅邸的道路兩面,鑼鼓喧天,軍旗飄揚,身穿戎裝計程車兵一個個把腰板挺得直直,手握兵器,威風凜凜地站在道路兩邊。

那位兵部大員是一個員外郎,身穿青色的官服,白鷳補子,戴著紗帽,帽後邊一對帽翅,而禮部地官員則是一位主事。各人身旁都有幾個隨從。宋友亮忙迎了出來,那位兵部的員外郎滿面笑容,禮部那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御膳房的小娘子

荔簫

影后馴養手冊

月滿流光

半窗淡月

熱帶雨淋

長老逼我當天師

春刀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