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兒不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0部分,霸蜀,敏兒不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儘管如此,馬岱的損失也不小,剛剛歸順的那些魏軍一看到張合的戰旗,呼啦一聲喊,又全跑回去了。站在張合的戰旗下,他們雖然依然狼狽,有的甚至連武器都沒了,可是精氣神明顯不一樣了。看那架勢,似乎就算是諸葛亮趕過來,他們都敢再和蜀軍較量一番。
諸葛亮接到了馬岱的訊息時,離馬岱還有五六里地,不過他沒有下令趕上去,相反,他命令大軍停止前進,就地列陣,準備迎戰張合。
蜀軍迅速在山谷間列陣,善於攀山越嶺的羌兵們列在兩側的山坡上,護住兩翼。諸葛亮坐在指揮車上,臉色如常,心裡卻呯呯亂跳,精神緊張到了極點。
張合突然離開了上邽,他是來接應夏侯儒撤退的,還是上邽城下戰局已定,趕來迎戰我?諸葛亮還沒有收到自己人的訊息,對張合的用意無法猜測,不過再猜測也沒有意義,張合既然已經到了面前,無非是一戰而已。
他搞不清張合來了多少人,可是他自己只帶了一萬人,還有一萬人正在趕來的路上。急行軍無法攜帶大型的軍械,現在他能倚靠的只有手持的連弩。這種連弩射速是快,可是射程不夠,只能用於防守,等張合來攻,卻無法主動發起攻擊。
看著遠處慢慢列陣的魏軍騎士,諸葛亮暗自嘆息。如果有同樣數量的騎兵,他又何至於如此被動。步卒遇到騎兵,果然是處處受制,時時被動,攻守的主動權都在敵人的手中。
諸葛亮對騎兵的重要姓從來沒有低估,要不然也不會一心要先取隴右,可是現在,經過這次北伐,特別是與張合的反覆較量,他對騎兵的作用有了更切身的體會。張合之所以能將他們玩弄於股掌之上,之所以能來去無蹤,始終掌握著戰場上的主動權,不就是因為他是騎兵嗎?
如果我也有同等數量的騎兵,又怎麼會讓張合如此猖狂?
可惜啊,馬謖沒能及時攻克榆中,要不然的話,現在可能完全是另外一個局面。
面對嚴陣以待的蜀軍,張合沒有發動攻擊,他只是靜靜的站在三百步外,打量著諸葛亮的陣地。他看了很久,最後看看兩側的山坡上,笑了起來,輕輕的搖了搖馬鞭:“撤吧。”
“撤?”已經緩過神來的夏侯儒惋惜的說道:“將軍,我們現在衝過去,肯定能擊退諸葛亮。”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張合搖搖頭:“擊退他又能如何?這裡的地形不適合騎兵衝鋒,一旦被他拖住,我們非常不利。與其如此,不如留著力氣,等待下次的機會。”
“下次機會?”夏侯儒愣了一下,意識到張合的話裡有些不祥的意味:“將軍,諸葛亮如果撤走,我們哪裡還有機會?”
“他不會撤。”張合嘆了一口氣,瞥了夏侯儒一眼:“諸葛亮還藏了一支兩千多人的騎兵,在最關鍵的時候殺到上邽城下,郭淮被擊潰,我們已經失去了上邽。接下來,還有更多的仗要打呢。”
夏侯儒倒吸一口涼氣,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諸葛亮還留了這麼一手?
夏侯儒沒有再說什麼,兵不厭詐,雙方互相欺騙,誰的欺騙手段更高明,誰就能佔上風。上次張合騙了諸葛亮,這次諸葛亮騙了張合,大家平分秋色。只是上邽失守,對接下來的戰事可不太有利。
張合利用這段時間,收攏了不少被衝潰的殘兵,這才緩緩退去。諸葛亮雖然不甘,卻也只能看著張合飄然遠去。可是他心裡也鬆了一口氣,既然張合沒有主動發起攻擊,那上邽城下的戰局應該對己方有利。
“元儉,伯約,向公應該是勝了。”
廖化、姜維也鬆了一口氣,附和道:“賀喜丞相,如此一來,上邽城應該也得手了。”
諸葛亮沒有接他們的話頭。如果沒有意外,上邽城應該是得手了,而且戰果應該不錯。可是那和他又有什麼關係呢,那是向朗和魏霸的功勞,他只不過是牽制了夏侯儒而已。原本還多少能抓些俘虜,甚至有機會抓住夏侯儒,現在張合一來,夏侯儒跑了,那些已經投降的俘虜也跑了不少,戰果實在可憐得很。
上邽的戰功是魏霸和向朗的,與我有什麼關係?我還是想想如何處理馬謖的事吧。
還有,看到魏霸,我該說些什麼?
諸葛亮的心情有些亂。
不管諸葛亮的心情如何,大軍還是不斷的向上邽前進。不久,諸葛亮接到了向朗的報告,上邽得手,趙廣所部生擒了雍州刺史郭淮,天水太守馬遵也降了,張合等人已經退往冀縣,估計短時間內不可能再發動進攻。從臨渭運來的糧食也運進了上邽城。眼下正在抓緊時間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