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兒不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9部分,霸蜀,敏兒不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個問題就大了。

經過這幾年的混戰,特別是剛剛結束的南陽之戰,只要有是點見識的人都認識到一件事,那就是一個新技術的出現,往往會帶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結果。當年魏霸能打破魏軍水師,現在能一舉攻克宛城,都是因為他掌握了新的技術。這個技術是別人沒有的,所以一出手,他就佔了先機,成就別人不能成就的大功。

這就和賭博一樣,誰都想自己手裡有一把別人想不到的籌碼,在關鍵的時候拿出來,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可是誰都不希望對手手裡有一把自己想不到的籌碼,僅僅是這種可能,就足以讓人心慌意亂。

更何況孫權已經多次見識過魏霸技術的威力。

孫權自己多次試船,深知戰船的抗風浪能力對於水師有多重要。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許抗風浪能力比抗打擊能力還要重要。因為天地之威可比矢石強大多了,一陣大風吹來,戰船一旦傾覆,就算有再強大的武器,再精銳計程車卒,都失去了用武之地,只能聽天由命。

魏霸造船,目標似乎很明確,那就是吳國。

孫權自己也清楚,天無二曰,滅魏之後,為了爭奪天下,吳蜀必有一戰,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目前的聯盟,只不過是為了先滅掉魏國而已,並不存在真正的道義。因此在互相合作的同時,孫權對蜀漢的防備並不比對魏國的防備更松。

可是讓他很失落的是,三國之中,他依然是最弱的那一個,即使魏國接連丟失了關中、隴右和南陽,魏國的實力依然比吳國強。失去了隴右,魏國畢竟還有幽並在手,依然能保持一部分的騎兵,而他卻是兩面受敵,而且都是強敵。

如果魏霸再在戰船上取得突破,全面超過吳國,誰能保證蜀漢不會在滅魏之前先把吳國滅了??

一想到李嚴和諸葛亮的爭鬥,孫權就覺得這種可能姓更大。李嚴除了攻打吳國,還能有什麼立功的機會?至於魏霸,他能奇蹟般的崛起,完全是站在吳國君臣的屈辱之上的。

孫權左思右想,派人去請費禕:你們答應過的,攻取宛城之後,就把石彈的製作技術給我,現在南陽也得手了,朝廷的賞賜也都下來了,石彈製作技術該給我了吧?

費禕滿口答應,我這就回報大將軍,看看他什麼時候履行諾言。

孫權氣得差點掀桌子,這都幾個月了,你們還沒定,居然還要拖諉,還有點信用沒有?

費禕無奈的攤攤手。大王,這事兒當初就是大將軍定的,他要是不同意,我著急也沒辦法啊。不瞞你說,這些技術是我國的機密,大將軍能不能給你,我一點把握也沒有。依我看,你還是先做另一件事吧。另一件事看起來至少要比石彈製作技術靠譜,而且藉著這個機會,你還可以再和大將軍、丞相談談。

孫權這時候才想起來另一件事:稱帝。

沒錯,當初諸葛亮答應過他的,幫李嚴拿下南陽,蜀漢就同意孫權稱帝。現在的確該稱帝了,可是孫權卻覺得這個稱帝還要再思量思量。旁邊臥著兩隻老虎,我一隻隨時可能被人吃掉的小鹿稱帝,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

看來什麼盟友靠不住,真要想安心的稱帝,還要自己的實力過硬才行。

孫權找來了張奮。他把魏霸在交州造船的事告訴張奮,然後說,你能不能儘快想辦法把這個問題解決一下,至少不能落在魏霸的後面。

張奮面露難色。最近為了攻克石彈製作技術,他已經廢寢忘食了,再來個戰船的改進,就是把他劈成兩半,那也不夠用啊。

看到張奮一臉為難,孫權嘆了一口氣。張奮是聰明,不過要他和魏霸比,那還是有點強人所難。

人才啊,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孫權這時是徹底領悟了這句話,卻更加惆悵。魏國還有一個奇才馬鈞,吳國一時半會的到哪裡去找能和魏霸抗衡的人才?

孫權萬般無奈之下,只得又來請教陸遜。陸遜聽完了孫權的憂慮,靜靜的考慮了一會:“大王,臣倒是想起一個人,能不能和魏霸相比,臣不敢斷言,但是他的技術應該不在張奮之下。”

“是嗎?什麼樣的人才,伯言之前怎麼沒提起過?”

陸遜無奈的笑了笑,淡淡的說道:“大王聽過八絕嗎?”

孫權想了想,不禁皺了皺眉頭:“是和吳範、劉惇、趙達等人並稱的幾個術士嗎?”

陸遜道:“我說的那個人雖然不是術士,但是其聰明才智,尤在這八人之上。他製作的渾天儀,巧奪天工,連虞仲翔都讚不絕口。”

孫權有些明白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