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兒不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8部分,霸蜀,敏兒不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輕他們防備孫權的壓力。
這不是一個最好的辦法,卻是一個不壞的辦法,更重要的是,他解了李嚴的燃眉之急。
“我覺得不錯。”李嚴眼神一掃,看著孟達:“子度,你覺得呢?”
孟達撫著鬍鬚,沉吟片刻,點了點頭:“我也覺得可行。”
李嚴鬆了一口氣,又轉向馬謖和鄧芝:“幼常,伯苗,你們看呢?”
馬謖和鄧芝交換了一個眼神,也笑了:“伯仁此計甚妙。”
李嚴的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把目光轉向了魏霸。孫魯班握緊雙拳,也把目光轉向了魏霸。其他人都同意了,現在就看魏霸同意不同意了。
魏霸聳聳肩,無可奈何的說道:“將軍都覺得不錯了,我還能說什麼。不過,我把醜話說在前頭,這些石彈只要有一顆落在我軍的頭上,不要怪我翻臉不認人,到時候不管將軍是不是願意,我都要和孫權討個公道。”
“那還用說。”李嚴心裡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轉向孫魯班,特意擠了擠眼睛,做出一份老天真的模樣。“公主,這句話,可要勞煩你帶給吳王。我們的鎮南將軍真要發了火,可是誰也攔不住的。”
孫魯班喜歡得合不攏嘴,連連點頭:“將軍放心,我父王一定不會這麼做的,否則,我也不答應。”
眾人大笑。
李嚴隨即派費禕給孫權正式傳話,願意先支援一部分石彈給吳軍,如果雙方合作愉快,戰後再討論石彈製作等技術轉讓的問題。與此同時,孫魯班也把魏霸的威脅轉告給了孫權。孫權一聽,知道自己要在這個時候拿到想要的技術是不太可能了,非要逼得魏霸翻臉,對方都沒有好處,與其如此,不如先取實利。
基調已定,又經過幾個回合的磋商,孫權商量了李嚴的要求。李嚴撥付了一批石彈給孫權。孫權立刻派諸葛恪押送這些石彈趕往昆陽,並助陸遜攻克昆陽。然後,他正式和李嚴見了面,協商如何合作攻擊宛城的事宜。
漢吳聯盟的合作終於打破堅冰,進入了一個新的局面。雙方緊鑼密鼓的籌備著攻城事宜,讓城裡的魏軍感受到了山雨欲來的寒意。
作為建議人,作為孫權的女婿,趙統得到了雙方的信任,擔任起與吳軍合作的重任,李嚴讓他以虎威中郎將之職行驃騎將軍別部司馬,統領本部一萬精兵與萬餘吳國精銳,駐防於宛城東,做好了阻援及追擊的準備。
。
。
。(未完待續。)
第720章 今非昔比
司馬懿站在城牆上,遠眺蜀漢軍的陣地,憂心忡忡。
雖說漢吳聯軍圍城,可是兵力並不佔優勢,更何況昆陽還在魏軍的手中,張郃還有一萬精騎在手,不僅護著他的生命線,而且隨時可以馳援宛城。如果按照通常的攻城戰術來說,宛城萬無一失,司馬懿根本不用擔心。
可是,他還是有些不安。
襄陽也曾經看似沒有陷落的可能。畢竟三十年來,襄陽就沒有直接被攻破的先例,但是在李嚴的攻擊下,不過一個月的時間,襄陽就成了李嚴的戰利品。
看起來宛城比襄陽還要難攻,可是宛城卻有多次被攻破的歷史。宛城不僅沒有襄陽的地利,在心理上更不如有樊城為後援的襄陽。一旦昆陽被攻克,宛城就成了孤城,連能不能安全撤退都是個問題。
更何況,攻襄陽的時候只有李嚴,而現在又多了魏霸和馬謖,旁邊還有一個孫權。
司馬懿不得不加強戒備。
蜀漢軍把主攻的方向設定在了西南角,又建立了規模龐大的弓弩陣地,架設了近千架霹靂車,僅僅是那如林般的霹靂車木梢就讓人心生寒意,更別說那些整天在城外演練攻城戰術的蜀軍了。
為了萬全起見,司馬懿不僅加固了牙城的城防,準備在大城失守之後退守牙城,還在城裡建起了第二道防線,準備與入城的蜀漢軍巷戰。
司馬懿的這個做法引起了司馬師兄弟的反對。司馬師認為大戰尚未開始,先在城內築第二道防線,首先在士氣上就弱了,對守城不利。
司馬懿無動於衷,堅持讓人拆毀了大量的民房,在中部築起了一道城牆,將大城一分為二。不過由於時間緊迫,這道牆很簡陋,遠遠不能和正式的城牆相提並論。
司馬懿對這座臨時城牆很不放心,一心想著再加固一些,司馬師不得不再次反對。
“父親,這麼做是不是有些示弱了?”
“還需要示弱嗎?”司馬懿反問道:“很明顯,我們就是弱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