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兒不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8部分,霸蜀,敏兒不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姜維以為三個月的期限之後,城中的守軍意志會削弱,可是三個月過去了,城上的魏軍看不出有任何動搖的可能。偏偏在這個時候,魏延又放棄了北部防線,讓他按捺不住怒氣,與魏延發生了衝突。

面對姜維的暴怒,魏延不屑一顧,極盡冷嘲熱諷之能事。兩人徹底撕破了臉,大吵一場。魏延領著自己的騎兵脫離了大營,另找地點立營。

姜維很生氣,他恨不得將魏延的兵權收過來,親自指揮。可惜,哪怕有丞相的信任,他也無法與魏延的威信抗衡,只能看著魏延的背影生悶氣。沒等他氣消,夏侯霸和張虎等人逼到了跟前。

姜維身邊只有兩萬人,而且久攻無果,早已倦怠,面對來勢洶洶的魏軍精騎,他們只能撤開了包圍圈。緊接著,姜維又收到了張合率領主力趕來的訊息。

姜維心如死灰。他知道自己已經失去了勝利的機會,不可能再佔領上黨,更不可能完成佔據幷州的戰略意圖了。

萬般無奈之下,姜維宣佈撤退。

然而撤退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張合率領騎兵追擊,夏侯霸、張虎、田復等人輪流出戰,幾乎把姜維當成了一塊肥肉,每個人都想從姜維身上咬下一塊肉來。他們來去如風,一次次的衝擊著姜維的陣地。

姜維使出了渾身解數,且戰且退,待到吳懿趕來接應時,他已經只剩下一萬人。不過,看到吳懿的第一眼,姜維不是長出一口氣,也不是檢討自己的成敗,而是咬牙切齒的對吳懿說:

“我要上書彈劾魏延。”

吳懿苦笑不已,暗自嘆息。

魏延的劾書比姜維先到了諸葛亮的案頭。

接到魏延的劾書,諸葛亮好半天沒有反應,像一個泥胎木偶般的坐在屋裡,一動不動。魏延對姜維的指責,他並不放在心上,他擔心的是既然有大量的魏軍騎兵進入太原,而領軍的又是張合,那姜維攻取壺關的計劃就徹底破產了。雙方的兵力差距不大,但是魏延和姜維不和嚴重的削弱了蜀漢軍的戰鬥力,特別是當魏延掌握著幾乎所有的騎兵時。

這個矛盾的根本來源是因為姜維的資歷不夠。他安排姜維做主將,引起了魏延這樣的將軍反感,姜維連續三個月都未能攻克壺關,恐怕也和部下的將領們不肯出力不無關係。不僅是關興這種元勳之後的將領不服姜維,就連張睎這樣沒有背景的將領恐怕也不會對姜維言聽計從,他們雖然不至於明面上反對,但是暗地裡使點小手段,那還是很容易的。

他想讓姜維一戰成名,結果卻把姜維推到了力不從心的地步。如果由他親自率領這支大軍攻擊壺關,也許不會出現這個局面。

歸根到底,這還是他的錯。魏延與其說是彈劾姜維無能,不如說是在指責他用人不當,任人唯親。而想這麼說的人恐怕也不止魏延一個,只是那些人要麼沒有魏延這樣的底氣,要麼不像魏延這樣囂張。

洛陽之戰連最後一絲希望也破滅了,輸得一敗塗地,沒有任何戰績可言。除了付出近三萬人的傷亡,大量的糧草輜重之外,唯一的結果就是欠了魏霸一大筆錢,還給了李嚴一個指責的藉口。

諸葛亮幾乎已經能想象得到李嚴得意的冷笑。

兩天後,姜維撤出上黨,退守軹關的訊息傳到長安,丞相府人心惶惶。長史楊儀、參軍胡濟等聚在一起商議如何承擔這次戰敗的責任。如今丞相府在與大將軍府的較量中節節敗退,如果諸葛亮再把這件事承擔起來,丞相府將更無力對抗大將軍府,勢必造成李嚴實力的進一步膨脹。如今之計,最好的辦法莫過於由姜維來承擔這個責任,如果不夠,那就把吳懿、魏延都加上。總之一句話,必須把諸葛亮本人從其中撇清,以保證丞相府的核心不倒。

這個場景似曾相識,當年隴右之戰時,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要殺馬謖,結果馬謖被魏霸救了。今天姜維被推到了替罪羊的位置,卻沒有能夠為姜維出頭。

“不能讓姜維承擔主要責任。”諸葛亮啞著嗓子說:“再說了,面對張合這樣的宿將,面對一萬五千多精騎的追擊,姜維沒有騎兵,能全身而退便是難得。我怎麼能因為自己的利益,壞了國家的棟樑。”

第789章 內伐謀,外伐交

“國家的棟樑?”馬謖冷笑一聲:“好一個國家的棟樑。”

李嚴有些幸災樂禍的看著馬謖,嘴裡卻惋惜的說道:“丞相為人為政,那都是無可指責的,可是這眼力多少有些欠缺。姜維一個不孝之人,怎麼就這麼入他的眼呢?六盤山全軍覆沒,這次上黨又是損失折將,無功而返,姜維志大才疏,就是個不可大用的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逍遙雷王

元如一

重生之娛樂帝國

大刀闊斧

龍的煩惱

丟丟

戀戰星夢

韓錯

十佳女

冬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