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兒不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5部分,霸蜀,敏兒不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孫登鬆了一口氣,可是隨行的孫松卻沒能輕鬆多久。他很快發現,和魏霸同行的不僅僅有他們,還有比他們更貴重的客人在隊伍中,而這個客人是誰,魏霸卻一直含糊其事,不肯對他言明。從各種跡象來看,這個人和魏霸的關係非常親近,魏霸對他的保護也非常周密。
張溫不敢大意,立刻去查訪這個神秘的客人。功夫不負有心人,張溫終於得知了李豐的身份。
聽到這個訊息,孫松和張溫都吃了一驚。
李嚴的兒子到魏霸的地盤上來幹什麼?他又不是欽差,欽差沒必要這麼神秘。既然是掩人耳目的行動,那必然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李嚴和魏霸之間能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呢?一想到此行的目的地:合浦船廠,張溫和孫松不約而同的倒吸一口涼氣。
李嚴要買戰船,他要對吳國用兵。
這個訊息立刻被孫松以最快的速度送往武昌
第784章 真正的盟友
孫權拿著那張薄薄的紙,卻像是舉著千斤重的山。
一直以來最擔心的事,還是要發生了。
孫權覺得很屈辱,魏霸和李嚴把東吳看成了什麼,等著他們來吃的肥肉嗎?他們也不怕硌了牙。江東再弱,也有偌大的一塊地盤,也有數百萬的人口,還有近三十萬的大軍,是他們想吃就能吃得下的嗎?他們這麼做,是一種無知,更是對江東的蔑視。
他們想來,就讓他們來吧,看最後的勝利是誰的。
在咬完了牙,發完了狠之後,孫權冷靜下來,又不得不考慮即將面臨的困境。吳國是有近三十萬的大軍不假,可是大部分的軍隊都駐守在各位,能夠調動的人馬也就在十萬左右,現在基本上都在江淮戰場,由陸遜和孫韶指揮,正準備攻打青州、兗州。如果把他們從前線調回來,那剛剛奪取的江淮之地就會重新得而復失,更別提攻打冀州、幽州,完成與蜀漢共分天下的宏願了。
他們會不會是在訛詐?孫權轉念又想。就目前而言,蜀漢的實力也沒有強到能夠同時支撐兩條戰線,諸葛亮佔據關中隴右,糧食雖然不是很充足,但是他掌握了戰馬這個重要的資源,只要諸葛亮不同意,僅憑李嚴和魏霸的力量,要想攻擊吳國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陷在東吳戰場上脫不了身,李嚴豈不是自討苦吃,最後讓諸葛亮撿了便宜?
孫權猶豫不決,僅憑李豐與魏霸密約,考察合浦船廠,還不足以讓他確定李嚴就會出兵攻擊。再說了,要想打造大量的戰船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沒有半年時間,這根本不可能實現。
孫權左思右想,決定派諸葛恪再赴關中,一來和諸葛亮聯絡,通報這個訊息,請諸葛亮在朝堂上阻擊李嚴,另一方面也好讓諸葛亮儘快把他購買的戰馬送來,有了這些戰馬,他多少也能硬氣一點。
在這個時候,孫權就顧不得防範江東世家在軍中勢力的膨脹了。亡國在即,兩害相權取其輕,先保住讀力的政權再說。
諸葛恪以最快的速度送往關中。
春風終究吹綠了關中大地。
隨著天氣的漸漸轉暖,諸葛亮的身體似乎也跟著好了一些,至少不再整夜的咳嗽了。隨著戰後事宜的慢慢結束,諸葛亮多少也有了一些空閒,不用再那麼夜以繼曰的忙碌。
但是他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一萬多陣亡將士的撫卹,大量的物資損失,再加上還在壺關征戰的四萬大軍所需的各項物資,像一座沉重大山壓在諸葛亮的肩上。李嚴控制了朝廷,除了給他發來一封問罪的公文之外,沒有任何物資支援,為了籌集這些物資,讓陣亡將士安息,讓姜維在前線不用為了輜重艹心,諸葛亮東拼西湊,掏空了荷包裡的最後一個錢,連他在成都的私產所得都拿了出來,還是不敷使用,最後不得不向趙素為首的漢中人低頭借貸,總算把這個難關渡了過去。
可是,最大的一筆債他還是沒辦法還,他欠魏霸的近四萬金,目前一個錢還沒有還。
在沉重的經濟壓力下,諸葛亮唯一能夠呼叫的就是涼州的戰馬,這是他目前擁有的最大財富。為了從孫權那裡拿到一些錢週轉,他以最快的速度調撥了八千匹戰馬送往東吳,第一批三千匹目前已經上路。
這些戰馬到了武昌之後,拿到第一批貨款,除了魏霸的那筆鉅款暫時依然無法支付之外,諸葛亮又能做不少事了。
一想到難關即將過去,諸葛亮瘦削的臉上偶爾也能露出一些笑容。
更讓他高興的是壺關的戰事。目前姜維雖然還沒有攻克壺關,但是他牢牢的佔據了上黨的其他諸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