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兒不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1部分,霸蜀,敏兒不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沒用法邈再多解釋,李嚴立刻下達了一連串的命令,調整了佈局。
在戰鼓聲中,堅守營門的蜀漢軍慢慢後退,司馬師見了,心頭大喜,立刻指揮猛攻。魏軍士氣大振,很快推倒了營門,蜂湧而入,衝入蜀漢軍的大營,大砍大殺。
蜀漢軍且戰且退,他們看起來是在後退,實際上並沒有直接向後退,而是退向了兩翼。當中央的陣地變得越來越薄的時候,兩翼的陣地卻變得越來越厚。
司馬師發現了異常,可是此時他已經被裹脅到陣中,三面都是蜀漢軍。他迅速的權衡了一下,估計了一下戰場的形勢,覺得此時後退也不可能,雖說事實並不像司馬懿對將士們所說的那樣沒有一顆糧食,但是押送糧草的輜重營落後於主力,至少還要兩天才能趕到壺關,如果不能一鼓作氣的打敗李嚴,陷入僵持,情況對他們非常不利。
司馬師下令繼續攻擊,並請求司馬懿增派援兵,他要把自己的陣勢變得更加厚實,厚實得李嚴切不斷,吞不掉。
司馬懿接到司馬師的請求,有些遲疑。他覺得自己低估了李嚴,李嚴臨陣不亂,並且迅速的組織起了反擊,此時此刻,他居然還敢在營中變陣,企圖反噬,這絕非普通將領所能做到的。
這是一個敢於正面搏殺的對手,如果照司馬師的計劃增兵,那勢必演變成為不死不休的一場惡戰。他固然希望用一場惡戰來斬殺李嚴,來證明自己的用兵才能,但是他不能讓兒子司馬師冒險。
他已經傷害了一個兒子,不能再傷害一個兒子。
司馬懿下令,可以增兵,但是不準司馬師親臨一線,必須停住在蜀漢軍的包圍之外。
這樣的命令不能透過戰鼓聲傳達,否則肯定會引起軍心的搔動。司馬懿讓傳令兵到前面去傳達口令。可是讓他沒想到的是,傳令兵費盡千辛萬苦,找到司馬師時,司馬師已經深入蜀漢軍大營百步,正在親衛的保護下,廝殺在最前線,厲聲咆哮著,命令所有的將士向前衝鋒。
在他的鼓舞下,魏軍將士越戰越勇,越陷越深。
李嚴看到了司馬師的身影,下達了攻擊的命令。
剎那間,戰鼓聲突然炸響,等待已久的霹靂車、連弩車開始咆哮,無數箭矢和石彈射進了司馬師的陣勢中。司馬師用厚實的陣型來防止李嚴切斷他的後路,將他的前鋒包抄起來,孰料李嚴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想法,他就是要迫使魏軍的突擊隊進入三面受敵的陣地,發揮他在重型軍械方面上的優勢,集中打擊。
司馬懿一路急行而來,沒有帶重型軍械,而李嚴卻有大量的霹靂車、連弩車,當這些重武器一起發威,從三個方向向司馬師率領的魏軍開始傾洩時,魏軍迅猛的攻擊頓時為之一滯,遭到了迎頭痛擊。
。
。
。(未完待續。)
第981章 真正的梟雄
無數人的經驗證明,長途奔襲是一種風險係數極高的戰術,在給對手造成突然打擊,有可能一擊斃命的時候,也有很多無法克服的缺陷,會讓自己陷入危險的境地。
士卒體力的消耗,糧草的缺乏,都是不利因素之一。而這些不利因素中,最直接的一個就是無法攜帶連弩車、霹靂車等重型軍械,甚至連弓弩的威力都大打折扣。因為要保證速度,將士隨身帶的箭矢數量有限,通常也就是五十枝左右,最多不會超過百枝。
這樣的武力,和擁有連弩車、霹靂車等大型軍械的對手相比,顯然太過單薄。
看到撲天蓋地飛來的石彈和箭矢時,司馬師的心就沉到了谷底。他知道自己誤判了形勢,並將因此付出慘得的代價。
石彈如雹,箭矢如雨。
石彈打在魏軍的盾牌上,盾牌四分五裂;打在魏軍的盔甲上,甲片凹陷,頭破血流;箭矢射在他們的身上,激起一朵朵血花。
魏軍也在反擊,可惜他們的弓拉得再快,也無法和連弩車的射速相比。
這已經不是一場戰鬥,而是一面倒的屠殺。
一通鼓之後,魏軍的陣地成了殺戮場,一個個魏軍將士橫七豎八的倒在地上,在血泊中哀嚎,無數人被石彈或箭矢擊傷、擊殺,陣地上到處可處染了血的石彈,密集的箭矢像是平地長出的茅草,在秋風中搖曳,發出嗚嗚的聲音。
司馬懿面色蒼白,牙齒咬得咯咯作響,心不斷的下沉。
從那陣鼓聲響起開始,他就是這副表情。他知道,司馬師凶多吉少,他率領的前軍更是凶多吉少。如果說司馬師還有一份生還的僥倖,那麼他率領的這三千多前軍根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