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兒不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00部分,霸蜀,敏兒不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一陣不是很猛烈,卻足夠強勁的風暴。
李嚴、吳懿領銜,負責清查宣詔使者刺殺晉王一案,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查取證,大體情況已經摸清。丞相諸葛亮以魏霸有不臣之意為由,說動天子,在晉封魏霸為晉王的同時,收其兵權,令其回長安述職。除此之外,使者還攜帶了另一份密詔,如果魏霸不肯受明詔,則以密詔抓捕,必要的情況下,可以當場格殺。
詔書沒什麼問題。天子劉禪已經認可,密詔的確是他所下,用璽也是經過他的允許的。在此之前,諸葛亮謀劃時,他也知道。問題在於,使者團中有死士,他不知道。
用密詔抓捕不臣,這是有慣例的,但是用死士,這姓質完全不一樣。這裡面有兩個問題,一是死士怎麼會搖身一變,成了天子宣詔的使者。二是安排了死士,自然是以格殺為主要目的,而不是抓捕。換句話說,詔書成了遮掩,使者團的真正目的就是要殺死魏霸,哪怕他接受詔書,願意交出兵權。
事實也正是如此,在魏霸接受了詔書的情況下,偽裝成郎官的死士依然發動了對魏霸的刺殺。
這違背了天子的本意,是矯詔。
所以,這件刺殺案不僅於禮不合,而且更大的問題在於他們把天子當成了擋箭牌。比起刺殺魏霸,這個罪名更不可饒恕,姓質也更加嚴重。刺殺晉王,哪有矯詔來得嚴重。
負責安排此事的丞相諸葛亮當然成了罪魁禍首,不僅贈諡無望,而且面臨著矯詔的大罪。
在經過看似瑣碎,實則非常精細的**作之後,整個丞相府的相關人員都被控制起來,可是最關鍵的一個人卻還沒有落實罪名。
姜維在這裡面究竟起了什麼作用,目前沒有定論。原因有兩個:一是死士是涼州人,卻未必就和姜維有關,這需要進一步的證據。二是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