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兒不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3部分,霸蜀,敏兒不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亮的態度來看,諸葛亮好像不僅僅是反感這麼簡單,他更多的是欣賞。
諸葛亮甚至說,魏霸現在已經超過了諸葛喬。
這是一個很高的評價。作為諸葛亮的親近,蔣琬和楊儀都清楚,諸葛喬是諸葛亮的繼承人,在諸葛亮的親自教導下,諸葛喬在各方面的進步都是驚人的,如果不是意外死於定軍山,他毫無意外的將成為諸葛亮的左膀右臂,將來也會成為蜀國的棟樑。
說魏霸超過諸葛喬,這好象有些言過其實。這裡又沒有外人,諸葛亮有必要這麼說嗎?
蔣琬和楊儀都不太明白,楊儀更加不滿。如果按諸葛亮的說法,那年輕一輩中還有人能和魏霸爭鋒嗎?他的兒子楊偉豈不成了廢物?他忍了很久,還是忍不住提醒道:“丞相,魏霸縱算有才,可是無德,若不加鉗制,將來必成大患啊。”
諸葛亮頭也不抬,淡淡的說道:“用人當用其長。威公,你看不出來嗎,魏霸是有些膽大妄為,可是如果不是他的膽大妄為,又怎麼可能在武陵開啟局面。如果什麼都循規蹈矩,只怕送到我面前的就不是這份內容詳實的建議,而是他的人頭了。”
楊儀啞口無言,他不敢置信的看著諸葛亮,不相信諸葛亮能說出這樣的話來。
“威公,你事務繁雜,先去忙吧。”
楊儀無奈的起身離開,他看得出來,諸葛亮對自己的意見非常不滿。出了府門,他暗自嘆了一口氣,自從北伐一役之後,他在丞相府的情況便有些尷尬了,長史之位還沒坐熱,就被立功歸來的馬謖搶去了,如今連這些議事,諸葛亮都不怎麼找他,儼然有把他排除出核心圈的趨勢。
楊儀正想著,馬謖匆匆的從外面走了進來,一看到楊儀,他愣了一下,笑道:“威公,你也是來見丞相的?”
楊儀眉頭一皺,忍不住責備道:“幼常,你怎麼才來?丞相等你很久了。”
馬謖笑了笑,拍了拍楊儀的肩膀:“事情太多,一時耽擱了。”然後快步從楊儀身邊經過,進了府。楊儀轉身看著他的背影,不解的搖搖頭,嘆了一口氣,匆匆的去了。
“丞相,公琰,不好意思,我來遲了。”
“幼常啊,坐吧。”諸葛亮擺擺手,將手中的文書遞給他。馬謖接過來,先笑了一聲:“這麼多,這豎子真把武陵當他的地盤啦。”
“現在看來,不排除有這個可能。”諸葛亮輕聲笑道:“他不僅一路逃到了沅水,還接連打敗了吳軍三路人馬,勇氣可喜。現在又擬出了這份章程,如果按他的計劃來,孫權要想奪回這一片山地,可沒那麼容易。”
馬謖一邊一目十行的翻看著文書,一邊應道:“這片山地,除了一些能當兵的蠻夷之外,還有什麼可取的?他這些章程,無不以依託益州為基礎”他突然停住了,目光停滯了一下,慢慢的又掃了回去,定定的看了一眼,眉頭微微聳起:“他要廖立?”
諸葛亮和蔣琬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諸葛亮問道:“幼常以為如何?”
馬謖將手中的文書放下,眼珠轉了轉,忽然笑了:“他這是打了幾個勝仗,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廖立是什麼樣的人,能聽他的指揮?更何況關鳳也在,我看遲早會生出嫌隙。”
“那幼常的意思是同意?”
馬謖點點頭:“丞相,廖立被貶之後,一直不肯認錯,據說在汶山耕種自食,還是那麼孤傲。然而成都卻有些人拿他來做文章,說丞相嫉賢妒能,為了獨擅大權,這才排擠廖立。這些流言蜚語當然不足用心,只是說的人多了,難免對丞相不利。既然魏霸要他去,那丞相何不順水推舟,滿足了魏霸的心願?如果廖立再與魏霸不和,那就不能再說是丞相的責任了。”
諸葛亮默默的點了點頭,雙手攏在袖子裡,慢慢的摩挲著。過了一會兒,他又問道:“幼常,你覺得是見好就收,還是再把事情鬧得大一些的好?”
馬謖眉心微蹙,沉思半晌:“丞相,莫非孫權要求和了?”
“這倒不是。”諸葛亮搖搖頭,解釋道:“我擔心的是把孫權的大軍牽制在武陵一帶,一方面可能引起和益州的衝突,另一方面我也擔心他們對魏國的壓力減輕之後,會讓魏霸一心一意的爭奪關中。關中需要時間來休養生息,我不希望現在就和魏國交兵。”
馬謖躬身道:“丞相所言甚是。不過,事己至此,我們不可先讓步,必須等孫權承認無能為力,認識到與我大漢對抗不是明智之舉,才能撤回這一支奇兵。否則,孫權會自以為得計,將來更加不可一世。”
諸葛亮長長的嘆了一口氣,站起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