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1部分,玩賞天下,浮游雲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師傅,這隻香爐能讓我看看嘛”李墨白知道這極有可能是一隻元青花或者明代早期的精品,遠遠看去就能看到這隻香爐的釉色豔麗,略含優雅的紫羅蘭色,便知道這是使用的蘇麻離青作為青料的獨有特徵。
中年漢子自是一口答應了下來,李墨白同意收購自己的籽料,可是大好事兒一件,看看那隻香爐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城市人就是看到什麼都稀奇。
李墨白上手仔細一看,發現這隻香爐的直徑約20公分出頭,高約10公分,繪有青花鸚鵡牡丹圖案,枝繁葉茂,畫面構思精巧,線條流暢。畫面上的鸚鵡目光炯炯,嘴唇緊閉,展翅欲飛,飛向它所向往的地方。
鸚鵡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展翅欲飛的鸚鵡與春風裡富貴的牡丹結合在一起,一動一靜,兩者結合,立體感非常強,整個畫面因此而生動自然,清新脫俗,呈現出熱情、奔放的人文情懷。爐上繪有的三朵牡丹花,呈迎風而怒放之態,還有兩朵含苞欲放的花蕊羞答答地藏在一邊。
有趣的是,在牡丹花蕊與樹葉的空隙之間,還有一隻小蜜蜂來補白,畫面又增添了幾分動感。無論是鸚鵡,還是牡丹,所有構圖,均採用單線繪製,這些線條如鋼絲一般挺拔,遒勁有力,讓人驚歎不已。爐內胎施的是青白釉,釉肥色正。
仔細觀察,爐內還有一些小黑點,零星地撒在爐底,這便是俗稱的窯粘,是燒製瓷器時草木灰飄落留下的。如今,窯粘已成為鑑定瓷器真偽的秘訣之一。足底露胎處可見所用瓷土為典型的乳白色高嶺土。爐的三隻乳足極其飽滿,留有較深的摩擦痕跡,爐底有楷書落款‘大明永樂年制’。
看到這兒,李墨白心中有些驚訝,這可是官窯瓷器,竟然會在如此偏僻的地方出現,還真是令人吃驚。
“師傅,這隻香爐,能不能轉讓給我?”李墨白沒有看石頭,反而要買下這隻香爐,令中年採玉人頗為吃驚。
中年人想了想,“好說,要不你還是先看看玉料吧”
李墨白知道中年人並不知道這隻香爐的價值,便也沒有多說,而是跟著中年人到另外一間房間看起了玉料。
中年人的玉料不少,不過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