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0部分,玩賞天下,浮游雲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要不嫌棄的話,這幅畫我給你裝裱一下,好畫還要好的裝裱才能配得上她的身份地位。”王汝昌笑了笑道,眼神裡卻是有一絲強烈的期盼。

“老王啊,我見過臉皮厚的,不過沒有想到你竟然更狠啊,你覺著你的那兩把刷子能配得上道玄先生?”趙德方嘿嘿一笑,故意出言打擊道。

“我是比不上道玄先生,但是現在有誰能比得上?”王汝昌一聽,瞪著眼睛問道。

“得,這畫還是麻煩老王你給裝裱吧,我們這還有正事兒呢”老爺子見這幾個老傢伙越來越沒譜了,趕緊轉移了話題。

“我說老李啊,今天這事兒就算了吧,我們已經見證過了”趙德方笑著說道。

“我說老趙啊,你分明是擔心你會輸掉一隻爐子吧”王汝昌聞言趕緊打擊道,直接戳穿了趙德方的心思。

“各位長輩,既然東西都在這兒放著了,就讓墨白見識一下吧,墨白可是沒有信心能把這六件東西都看個通透呢”李墨白知道要是再讓這下老傢伙們鬧騰,一下午都不得安寧,還是趕緊幹正事兒為妙。

“好好,這才是正事兒,看你們剛才那熊樣,哪裡有身為長輩的風範啊”一直說話比較少的賀知秋一句話將所有人都給打擊了,甚至包括自己在內。

幾個老頭聞言,同時給賀知秋一個白眼,意思很明顯:你比我們好不到哪裡去

平靜下來後的幾個老傢伙也終於恢復了應有的穩重,李墨白便開始鑑定桌子上各有特色的玩意兒,看著李墨白的鑑定手法,幾個老傢伙不由得在心裡先讚了一聲,果然是家傳的正宗手法,名不虛傳。

李墨白堅定的第一件是一幅畫,張昌碩所帶來的畫,這是明代董其昌的一幅畫作,款識俱全,但沒有收藏鈐印,李墨白心知既然張昌碩拿出這幅畫,那就一定大有文章,不由得益發認真起來。

從畫的風格來看,既有揚升的沒骨之巧,又有黃公望的淺絳之意,還略有趙孟俯的青綠之美,濃淡、乾溼自然合拍,著墨不多,卻意境深邃,韻味無窮,雖無一家獨有的風格,但卻彙集眾家之長,顯然是董其昌的真跡。

但是再看鈐印去發現鈐印為“禮部尚書”,雖然董其昌擔任過正部級的南京禮部尚書,但李墨白卻從未聽聞董其昌有這樣一幅印鑑,就算有也應該是“禮部尚書掌詹事府事”才對,這才是董其昌官名的全稱,再看所用宣紙,也是真跡無疑。

李墨白看著畫突然想起,董其昌有個習慣就是在自己最得意的作品上並不用印,莫非這幅作品董其昌當年並沒有用印,而是後人畫蛇添足的加上去的?

想到這裡,李墨白才發現自己忽視了對印鑑的觀察,不由又仔細地看起了印鑑,仔細一看才發現這枚印鑑不僅是官名有誤,而且印鑑的篆刻技藝也是頗有瑕疵,筆法根本不是董其昌常見印鑑的風格,而且鈐印的著色也缺少歷史的滄桑感。

看到這裡,李墨白心中已經篤定,“張老,你這副作品是董其昌真跡,不過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後人在上面鈐印了董其昌的印鑑,這幅畫無論是從畫風,還是著墨,都是董其昌巔峰水準,用老辣升拙,骨力練達,墨氣鮮筆潤,因而她是董其昌的真跡。”

“哦,你就這麼確定?董其昌的作品可是代筆者眾多啊”張昌碩聞言笑道。

“呵呵,的確是這樣,但是如果是代筆之作,則不會鈐印這枚印鑑,問題就出在這枚印鑑之上,董其昌就沒有這樣一枚印鑑,但是畫卻是真跡。”李墨白呵呵一笑道。

“果然是一代新人勝舊人啊,我當時上手這幅畫的時候,可是費了好大勁兒才確定真偽,這幅畫就歸你啦,算是對你的獎勵,哈哈”張昌碩笑了笑道,神色卻是頗為開心。

“老張啊,我怎麼沒聽說你有這幅畫啊,別告訴我你到現在還沒有搞清楚,不敢拿出來給我們看吧?”趙德方是唯恐天下不亂,只要有機會攻擊到別人,就像刺蝟一樣紮了過來。

“好你個老趙,我倒要看看你一會兒拿出的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張昌碩自是不客氣地反擊。

第一幅畫搞定,李墨白又拿起一隻宣德爐,說起宣德爐,來頭真是不小,宣德爐也算是中國古玩鑑定方面最大的懸案了,宣德皇帝一共下令鑄造了3000只宣德爐,然而目前市場上宣德爐的保有量翻了100番都不止,真真假假魚龍混珠,見過真正的宣德爐的人卻並不多,所以即使一隻真正的宣德爐放在面前都沒有辦法確定它便是宣德皇帝鑄造的香爐。

但是這對於李墨白而言,卻又是相當簡單了,因為李墨白親眼見過,老爺子的藏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樂

一意孤行

天降仙妻:這個宅男是我的

司徒止寂

四合院:阿瞞看了直點頭

進擊的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