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山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部分,開戰中國,尋找山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雷達發射面,發射空空導彈,然
後掉頭高速逃跑。經驗豐富且大膽的美飛行員拉起機頭朝來襲導彈對頭飛去,他們中只有一架被擊落,而
且有機會發射剩餘導彈追擊J─8E。那些平飛和俯衝的就沒那麼走運,有二十幾架被擊落,美機群的隊
形終於被打亂了。解放軍左右兩機群的四百多架J─7S和各型J─10及J─11戰鬥機開始前堵後追,
美機因空空導彈所剩無幾,剩下的又已回收倉內,故無心戀戰,釋放各種干擾器在導彈雨中奪路而逃。大
量的金屬箔形成了一條條雲帶,一些解放軍飛行員不覺間飛進了這些閃光的雲霧中,透過座艙玻璃,他們
看到空氣中到處都飄浮著像冰針一樣亮晶晶的懸浮物。與此同時,輻射力強大的電磁波似乎緊緊握住了這
些飛機。尖嘯的雜音,紊亂的影象,超視距雷達熒光屏上顯示出來自四面八方的敵機批次訊號,讓人真假
難辨。在大多數我軍戰機被迫回航時,約有六十架美機逃逸而出。沈劍飛率領三十幾架J─11E單座空
優戰鬥機一直保持在高空,儘量飛直線,從堵截漸漸轉變為加力跟蹤,卻仍一彈不發。等美機開始直線超
音速飛行,才射出第一輪空空導彈。驚慌的美機撒出最後的被動干擾器,但還是丟下近二十架飛機。此刻
沈劍飛他們的飛機已超過正常的作戰半徑,但飛行員們仍死死地盯住那些僥倖未被擊落的美機,不斷髮射
出特備的擁有尾跡雷達的中、遠端空空導彈,直到最後一架美機消失在火光中。勝利而歸的沈劍飛機隊在
半途受到二十幾架加油機和J─10的歡迎。
戰場的硝煙還未散去,美軍的第三攻擊波的三百多架戰鬥機又接踵而至。第13航空軍司令不甘心失
敗,想趁我軍疲憊之時,撈回些面子。但美、菲飛行員卻很心虛,前面那些王牌都有去無回,自己這些二
等軍恐怕更加凶多吉少。奮戰了幾個小時的解放軍空軍指戰員們確實很疲勞,但每個人都被勝利刺激得豪
情勃發。地勤人員神速地完成檢測和油彈裝加,興奮的飛行員嫻熟地駕機起航,我東南沿海上空立刻佈滿
了六百餘架各型J─7、J─8、J─10和J─11戰鬥機。
在中國內陸高空盤旋的幾架YJ─4B預警機是由仿俄IL─76自制的Y─11運輸機改裝的,像
其它預警機一樣在機背上馱著一個大圓盤巨大的雷達天線罩。
在其內部安裝有先進的相控陣預警雷達和被動太空雷達接收器,可和戰術資料鏈傳來的機外感測器的
資料進行融合,以便更好地探測隱身飛機、直升機、巡航導彈、彈道導彈等目標。解放軍的預警機還裝備
功能很強的大規模平行計算機和大量資料庫,能很好地識別目標和剔除干擾訊號。為了提高識別能力,增
大探測距離以及在雷達關機時仍能跟蹤目標,機上還裝有敵我識別系統和電子支援措施系統。作為預警機
核心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由大量砷化鎵單片T/R模組和超大規模積體電路組成,依靠波速成形器將相位指
令饋送給每個模組,實現波束成形並指向所需的方向。這些雙波段或多波段陣列安裝在靜止的機首天線罩、
機身、機翼和尾翼上。有源相控陣預警雷達優點有:重量輕;具有固有的餘度,一些模組損壞只使其效能
稍有降低,而不會完全失效;波束掃速度快而且靈活,增加了功能靈活性;透過先進的處理演算法可提高雷
達的抗干擾能力,相控陣具有使進入天線的干擾訊號為零及將全波束中間隔很近的目標分開的能力。
這些YJ─4B預警機很快發現敵機此次採取小股多路戰術,針鋒相對地迅速引導解放軍機群分成相
應的分隊向敵機飛去。
美EF─15A電子對抗飛機開始對YJ─4B預警機展開干擾。首先是最常用的辦法拋撒箔條,
在YJ─4B預警機雷達接收機形成“亮點”或“煙幕”。但箔條和飛機速度相差很大,解放軍預警機不
為所動。美電子對抗飛機見一計不成再施一計,採用欺騙式干擾。他們已摸清解放軍雷達的確切訊號體制
和工作方式,並實時地分析了訊號,有針對性地傳送似是而非的假回波訊號以製造假目標,迷惑YJ─4B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