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山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部分,開戰中國,尋找山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斯少校喊道:“我找到目標區了。”
瓊斯命令:“減速!”
“距離顯示12公里。”
“旋停!各自鎖定目標。”瓊斯少校心想一切順利。
不一會兒,山上主陣地便被第10山地師的“陸上火力平臺”的炮火準確覆蓋,瓊斯他們負責提供實
時制導。大約過了十幾分鍾,瓊斯透過前視紅外系統觀察到主要目標均已消失,便下令:“繼續前進,盡
量靠近目標,把中國人消滅在坑道洞穴裡!”
空中突擊營的AH─64“阿帕奇”攻擊直升機和MH-53J“低空氣路”特種作戰直升機便開始
逼近小竇所守的小山。
“中間好象有個大洞,被障礙物所擋。”托馬斯報告。
空中突擊營已離小山不足兩公里遠,瓊斯觀察了一下,高興地命令:“是指揮部。鎖定它!”
導彈發射進入倒計時。不到一分鐘,一枚枚“地獄之火”式導彈像長了眼睛似的直奔洞口飛去。火箭
和機槍也一起開火,槍彈雨點般打在障礙物上。僅僅4分鐘,洞口和障礙物就不復存在了。
“該看我們的了!”躲在一側偷笑的小竇透過對話機發出一連串命令。
首先是已在美直升機機群之後潛伏在地洞內的六十幾名戰士推開可大大減弱紅外特徵的掩蓋物,發射
了反坦克導彈。
瓊斯少校的空中突擊營突然看見了遠處的閃光,知道不妙,自己已落入對方陷阱,驚恐萬分,美直升
機開始紛紛閃躲。
那六十幾枚反坦克導彈的彈道有許多比平時低,海軍陸戰隊員們都知道這是潮溼的地洞使導彈受潮了,
不過戰士們仍竭力控制著導彈,不到十秒,導彈都恢復了正常。此刻戰士們開始體會到為什麼要進行一彈
多靶的訓練,因為不管美機怎麼樣在平面機動,他們的導彈都能跟蹤追擊。不到一分鐘,空中突擊營大部
分直升機都已空中開花,只有幾架拼命拉高的AH─64“阿帕奇”攻擊直升機躲了過去。此時,其餘陸
戰隊員們的肩扛式地對空導彈開始發威,只見地面騰起一道道紅光。
“阿帕奇”攻擊直升機急忙發射紅外火箭,卻仍逃不過滅頂之災。原來小竇他們發射的是新一代導彈
FN─6,主要是用來攔截低空或超低空飛行的飛機和直升機。制導採用被動紅外線跟蹤,搜尋採用四元
IR探測器,安裝在導彈頭後面。所以FN─6的尋的器具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可以對付模仿紅外線、
IR誘餌以及背景干擾。
這一仗,小竇的陸戰一連全殲了空中突擊營的“線衛小隊”和“接球員小隊”,美第10山地師對陸
戰一師的海灘防線的攻勢不久便全線停止了。
5月4日深夜,從印度洋飄來的、翻卷的雲霧使月光不能直瀉大地,整個天空一片灰暗。馬來半島檳
城某空軍基地上,飛機發動機噴出強勁的氣流,發出巨大的吼聲,淹沒了陣陣風聲。一架Y─11型運輸
機呼嘯著騰空而起,朝向灰暗的天空飛去。抬眼望去,銀灰色的機體兩側紅綠兩色航行燈一閃一閃,顯得
分外奪目。這是解放軍空降第十五軍的一架領航機,機上載著幾十名空降兵,他們攜帶著特殊的機動傘。
很快,第二架,第三架、第四架隨之而上,編隊飛上天空,共同朝著空降目的地班達亞齊飛去。
分散在馬來半島西海岸的西部攻擊群的近兩千架直升機也一批接一批飛入漆黑的馬六甲海峽的夜空。
西部攻擊群下轄第四數字化軍、第十四、四十二空突軍、第十三、二十空突軍各一個師和第三十九集團軍
的兩個師。作為司令官的張安濤一反常態沒隨先鋒出發,他正焦急地等待著什麼
就在空降第十五軍的機動傘兵的“藍天”突擊隊出動的時候,裝載有“海龍”突擊隊員的解放軍海軍
特種作戰潛艇009號也藉著夜色,悄悄地駛抵班達亞齊港的近海。009號是由彈道導彈試驗潛艇改裝
的特種作戰潛艇,該艇原有的4個龐大的潛射彈道導彈發射管改裝為可載運潛水蛙人輸送艇、特種作戰人
員和特種作戰裝備的運載箱,總共可載40多名特種作戰人員及其裝備。當駛抵距班達亞齊港口4公里,
離海面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