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看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2部分,宋師,隨便看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宋高宗針對岳飛辭職的回詔說:
“未有息戈之期,而有告老之請。雖卿所志,固嘗在於山林;而臣事君,可遽忘於王室?所請宜不允。”
儘管猜忌已甚,只因“未有息戈之期”,宋高宗還不敢順水推舟地削奪岳飛的兵柄。
岳飛無可奈何地返回鄂州。戰事看來尚須進行,結果無非是今日收復一地,明日又放棄一地,養敵殘民,無補國事。捐軀者血沃中原,肉肥廣野,作出了慘重的犧牲,自己的祖國卻南北分裂如故。岳飛每念及此,真是心如刀割。
第三節北方抗金義軍的失敗
宋朝的正規軍撤退了,而北方的愛**民卻依然在敵後苦鬥。
李寶軍在開德府一帶被金將徐文所敗,被迫向南方轉移。抗金義軍在廣濟軍奪取金人的綱船隊,虜獲很多銀、絹、錢、糧,乘船沿運河南下。到達徐州(治彭城,今江蘇徐州市)時,李寶依曹洋的建議,襲擊一支前往增戍的金軍,殺敵無數,捉住七十餘人當活口。這支義軍途經金朝前沿要塞淮陽軍時,有賈姓知軍率數十騎追來,問為何人,李寶說:
“我曹州潑李三也,欲歸朝廷耳!”
他引弓一發,賈知軍應聲中箭墜馬。李寶率部兵到達楚州後,將七十多名俘虜交付韓世忠。韓世忠殷勤款留,李寶截髮大哭,表示一定要還歸岳家軍。韓世忠只好寫信徵詢岳飛的意見。岳飛回覆說:
“是皆為國家報虜,何分彼此。”
於是、李寶就在韓世忠軍中正式任職。
在京東,襲慶府奉符縣(金改為泰安州,今山東泰安市)“卒徒”張貴領導的抗金義軍,被金將王伯龍所鎮壓。
鎮守西京河南府的李興軍,屢次挫敗金將李成的反撲。李成無可奈何,請求完顏兀朮(宗弼)增援了大批軍馬。紹興十年九月,李興因眾寡不敵,放棄河南府城,轉移到永寧縣白馬山寨。李成在冬季圍攻山寨,李興揮兵夜焚敵營,一直追殺過洛水以北十八宋裡,直至福昌縣三鄉鎮(今河南三鄉),連戰克捷,李成逃竄,奔回河南府。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年)六月,李興組織幾萬軍民南撤,在大章谷打退金朝幾千騎兵的邀擊,歷盡艱辛,直抵鄂州。宋廷命李興擔任左軍同統制,成為牛皋的副手。
梁興、趙雲等人聞知大軍班師後,不肯渡河南撤,仍在大河以北與金軍作戰。他們轉戰各地,在大名府、開德府一帶,擷取了金朝山東路的金、帛綱,河北路的馬綱。梁興、趙雲等人出生入死,迭挫強敵,飽經磨難,在紹興十一年或紹興十二年(公元1142年)初,殺回鄂州。
河北抗金義軍控制下的冀州和北京大名府,也相繼被金軍攻破。
王忠植所率抗金義軍,奉川、陝宣撫司之命,轉移至陝西,解救被圍的慶陽府(治安化,今甘肅慶陽縣)。他率部途經延安府(治膚施,今陝西延安市)時,不幸被叛將趙惟清所俘。金軍將王忠植押到慶陽城下勸降,他大聲疾呼:
“我河東步佛山忠義人也,為金人所執,使來招降。願將士勿負朝廷,堅守城壁,忠植即死城下!”
金朝元帥右監軍完顏撤離喝(杲)大怒,王忠植披襟高喊:
“當速殺我!”
遂慷慨就義。
北方很多愛**民臨危不懼,以“勿負朝廷”互相勉勵。然而宋高宗和秦檜控制下的宋廷,卻置故土遺民於不顧。北方廣大的抗金義軍,因缺乏正規軍的支援,與金朝軍力對比懸殊,終於陷於失敗。
第四節三援淮西
金朝都元帥完顏兀朮(宗弼)在紹興十年戰爭的最後階段,得到便宜,又趾高氣揚起來。紹興十一年春,他以重兵突入淮南西路。由於以往戰事中的損兵折將,此次金軍入侵,名為十三名萬夫長的編額,其實只有九萬餘人,兵勢非復往年之盛。
宋朝在淮南西路有三支大軍,淮西宣撫使張俊有兵八萬人,淮北宣撫副使楊沂中有兵三萬人,淮北宣撫判官劉錡有兵約二萬人,總兵力超過其他各大戰區,完全足以抵禦金軍的進攻。但是,宋高宗每逢感到軍情緊急時,最急需的將帥還是岳飛。一道道金字牌傳遞的急件,如星飛電馳,直髮鄂州的湖北、京西路宣撫司。宋高宗在手詔中用盡了甘言美語,“卿忠智冠世”,“朕素以社稷之計,倚重於卿”,“破敵成功,非卿不可”,“朝夕需卿出師之報”。驚慌失措的神態,躍然紙上。
“一聞戰鼓意氣生,猶能為國平燕趙”。岳飛恢復故土的希冀,似乎又有點死灰復燃了。他在宋高宗手詔下達之前,就上奏請求“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