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部分,美國與中國,九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國學者視為中國人受異族專橫統治的一段不幸插曲。事實上,元朝壽命不到百年。成吉思汗(約1167…1227 年)所創立而由大忽必烈(1215 …1294 年)擴充套件到中國的蒙古政權,在蒙古人變成中國統治者之後,很快就衰敗瓦解了。蒙古人未能在中國立足這一慘敗事蹟,與其後滿洲人獲得成功,形成如此鮮明的對比,值得我們好好加以分析。

蒙古人經兩代的戰鬥逐鹿之後,終於能在1279 年以武力強佔整個中國,而到1368 年就被逐出。滿洲人於19644 年比較容易地稱帝中原,並且保住了政權,使19 世紀的中國文人甘願以身家性命加以保衛。這一差別的關鍵,在於蒙古人未能而滿洲人卻能鞏固並利用儒家的思想體系,以達到他們自己的目的。

妨礙蒙古人按中國方式統治中國的諸因素中,最直接的因素可能是他們未能吸收中國文化,使之成為他們自己的東西:他們是純遊牧民族,不習慣於農耕和定居生活。他們過去是文盲,語言不同,日常飲食和衣著都是番式的,他們的道德準則和法制都異於中國傳統。這種困難又因這樣的一個事實而加劇:中國的蒙古人不過是大蒙古帝國的一部分,而後者則是大成吉思汗(成吉思在蒙語中的意思是“海內之君”,這是他在1206年採用的稱號)及其兒孫們的組織天才的產物。

令人驚奇的是,成吉思汗在其中年初期尚是蒙古一個小部落頭領的附庸,並且當時他和其他部落人一樣,還沒有認識到其後為“蒙古”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