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再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9部分,三國之北漢燕王,莫再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罷了,奉先,某待你如子,雖然未曾正式收你為義子,但與親子毫無二致。今日,某就成全與你,希望你善待幷州將士。”說完,丁原猛然拔出佩劍,在自己的脖頸上用力一抹,鮮血隨著丁原的動作,立刻噴濺了出來,然後了他胸前的衣襟。

“刺史!”呂布見狀大驚,快步走了過去,伸手扶住了丁原的身體。

將死之際,丁原勉勵回頭看了高順等人一眼,低沉的說道:“從今以後,爾等奉行奉先之令,不得有違”一言未盡,丁原氣絕身亡。

高順等將悲痛不已,紛紛跪倒在地,低聲哭泣了起來。

不大一會兒,李儒打破了兩翼的幷州軍營,率軍趕了過來,看到丁原已死,面帶笑容的看向呂布:“恭喜溫侯立下如此大功,太師處必有重賞。”

呂布抱著丁原的屍體站了起來,冷冷的看著李儒,聲音中彷彿帶著千年不化的堅冰:“丁刺史待某如子,如今卻被某逼死,為人子而弒其父,何喜之有。”接著,呂布轉過頭,看向跪在地上的高順,說道:“高順,傳某將令,幷州軍放棄抵抗,全部集中到中軍來。誰要是膽敢再向幷州軍士動刀兵,殺無赦!”

這番話,既是給高順下的命令,也是在告訴李儒,幷州軍由我呂布接收了,再敢擅殺一人,這事沒完!聰明如李儒著,自然聽出了呂布的意思,微笑著沒有答話。從今日之事看來,呂布是真的全心全意投靠董卓了,連待他如子的丁原都逼死了,足以證明呂布對董卓的忠心。至於那些幷州軍,不殺就不殺,留給呂布也好,這樣也能間接的壯大董卓的實力。

清晨的時候,所有的幷州軍排成佇列戰在中營內,他們感激呂布,阻止了西涼軍士的大舉屠殺,以高順等將領為首,已經預設了呂布的領導地位。

呂布把丁原的屍體放上了早已準備好的柴堆裡,然後默默的點起一根火把,把柴堆點燃。熊熊烈火升騰了起來,開始焚燒丁原的屍體。呂布轉過頭,仰望著天空,眼角落下了兩滴英雄淚。

聯軍大營中,敖烈已經收到了訊息,濟北相鮑信不尊號令,私自出兵,結果被華雄設伏,鮑信連其弟鮑忠都已被華雄斬殺,兩人的人頭,被華雄掛到了虎牢關的城牆之上,用以威懾聯軍。

此刻,敖烈的臉色陰沉的厲害。他萬萬沒想到,鮑信身為一路諸侯,竟然連普通的小兵的不如,連令行禁止這麼簡單的軍規都不能遵守,枉自送了性命不說,還讓聯軍計程車氣受到了不小的打擊。

“諸公都看到、都聽到了,本侯原以為諸公身為一路諸侯,不必硬性規定一些條條框框來約束諸公,可是現在,濟北相鮑信私自出兵,導致我軍損兵折將、士氣受損,看來,本侯這個盟主,是應該定製一些規則了。”敖烈沉聲對在座各路諸侯說道。

轉過頭看向趙雲,敖烈遞給趙雲一個眼色。趙雲會意,上前兩步,大聲說道:“幽州軍中令。一:擂鼓不進,鳴金不退者,斬;二:舉旗不起,按旗不伏者,斬;三:呼名不應,點卯不到者,斬九:刀槍不利,旗幟不明者,斬!此為軍中令九禁十八斬。”

趙雲唸的軍中令,是敖烈根據後世歷史上孫權的五十四斬演化而來的,在原本的五十四斬中,加入更多的人情味,去掉一些罪不至死的錯誤,又刪除了一些特意為了維護孫權尊嚴而設定的禁令,在加入後世一些治軍的理念,從而形成了幽州軍現在施行的九禁十八斬,統稱為軍中令。幽州軍之所以軍紀嚴明,英勇善戰,和敖烈恩威並施的手段是分不開的,其中威嚴的一面,就是這九禁十八斬的約束和嚴格的執行。

等到趙雲唸完了軍中令,敖烈略帶冷厲的聲音響起:“從今日起,軍中令在聯軍中施行,違者決不輕饒!”

曹操站出來說道:“沒錯!正所謂令不行則禁不止!如若我軍沒有嚴明的軍紀,何談救天子、誅國賊!”曹操這句話,直接把問題的高度拔高到了營救天子的程度上,讓其他人無法推託。

發完火之後,敖烈的態度又平靜了下來,溫和的說道:“諸公,不是本侯**,實在是眼下的形勢太過嚴峻,天子至今下落不明,若我等不能號令一致,必會自亂陣腳。”

眾人因為鮑信一事,心中也都頗有感觸,所以對敖烈頒佈的軍中令,大多數人都表示支援,向袁術這樣的少數派,縱然有心反駁,也是無法阻止,只能預設了。

隨後,敖烈整頓聯軍,兵發虎牢關,與先鋒部隊孫堅匯合。敖烈意外的發現孫堅臉上帶著悲慼的神色,詢問之下才知道,昨夜華雄在斬了鮑信、鮑忠兩兄弟之後,竟然連夜進軍五十里,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極品武神

垃圾王

福氣安康

打死也不說

喜笑妍開

知恩報恩

潮熱夏日觀察記錄

Sansaga

地球上唯一的魔法師

奧巴牛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