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再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2部分,三國之北漢燕王,莫再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法隨心的使用這樣既複雜又沉重的兵器。在一萬名龍驤軍的穿刺之下,密集糾纏在一起的匈奴人,立刻就成為了鮮活的靶子,他們的馬刀沒有龍角槍長,就算想格擋,也是力不從心。成片的匈奴人被鋒銳的龍角槍捅刺下馬,傷口大多在心口處,大量的鮮血湧現出來,讓落馬的匈奴人逐漸失去了生機。龍驤軍下手之快、準、狠,可見一斑。
第三支殺來的漢軍,是太史慈率領的一萬烏桓騎兵,他們藉著戰馬的速度,趕在虎賁軍之前,來到了戰場。烏桓人和匈奴人一樣,是天生的騎兵,其兵員素質在伯仲之間,取勝的最大因素,就要看兩邊人馬的臨場發揮了。現在烏桓騎兵衝刺而來,帶著巨大的衝擊力;而匈奴人則是自相糾纏,大大影響了匈奴騎兵的靈活性和機動力,衝擊力更是無從談起了。因此,兩方人馬剛一接觸,便高下立判,太史慈一馬當先,帶著烏桓騎兵們猶如秋風掃落葉一樣,風捲殘雲般從匈奴騎兵陣中殺入,帶起一溜血光,殺的匈奴人陣中,冒出一陣腥風血雨,慘叫落馬之聲不絕於耳。
雖然烏桓騎兵們不是敖烈麾下的精銳部隊,沒有屬於自己的戰鬥口號,但是他們的殺傷力,卻是不容小覷的,在馬背上,烏桓人就是天生的戰士。他們拿著敖烈配發給他們的長刀,瘋狂的劈砍著眼前的匈奴人,用自己的悍勇,來回報著敖烈的信任。
比烏桓騎兵們稍遜一刻趕到戰場的,自然就是馬超率領的五千虎賁軍了。這五千虎賁精銳都是敖烈精挑細選出來的體格健壯的漢子,出色的身體素質讓他們的速度、力量、耐力以及負載能力都遠超常人,再加上軍中每天供給的肉食,讓他們每個人都可以迸發出巨大的能量。沉重達六十斤的裝備,絲毫不能影響他們的靈活性,嗜血的斬馬刀在他們靈動的揮砍之下,接連將匈奴人的馬腿斬斷。緊接著,那些被摔落到地上,口中驚呼聲不斷的匈奴騎兵,就成為了虎賁軍的下一個目標,五千把斬馬刀高高舉起,然後帶著強勁的力道,猛然斬落,讓匈奴人的驚呼聲戛然而止。或者說,被虎賁軍當做目標的匈奴人,此後再也不能發出任何的聲音了,因為他們的頭顱和軀體,已經被虎賁軍的斬馬刀,分作了兩段。
戰場中心激戰已起,戰場邊緣處的諸葛亮冷靜的下達著命令:“全軍保持陣型,加入戰鬥!”五萬漢軍得令後,邁動著整齊的步伐逼近戰場中央,每一個人的腳步,不多不少都是三尺的距離,就像是提前用尺子量好的一樣。同時,他們口中發出一聲又一聲的呼喊:“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五萬漢軍同時發出的鏗鏘有力的呼喊,極大的鼓舞了戰場中心正在作戰的漢軍。同時,也對匈奴人構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四百年前,正是伴隨著這句擲地有聲的口號,強大的漢軍打的匈奴人潰不成軍。如今,這句煊赫於世的口號,在沉默了四百年之後,再次在大漠的上空被漢人喚響,和四百年前那令人熱血沸騰的一幕,別無二致!(未完待續。。)
ps: ps:今天暫時就一更,大琨實在是有點疼,堅持不下去了,明天或者後天,一定三更,把今天的補上。
第二百六十五章 封狼居胥(一)
隨著諸葛亮指揮的五萬漢軍加入戰場,戰鬥的規格立刻被提升到了白熱化階段。八萬漢軍氣勢如虹的對戰十餘萬紛亂的匈奴人,這原本是一場勢均力敵的較量,但是在諸葛亮的謀劃之下,勝利的天平,從一開始,就已經傾斜向了漢軍這一邊。
憤怒的吼聲伴隨著淒厲的慘叫,鋼刀的揮落帶起身體的碎裂,馬蹄的踐踏留下的則是一堆肉泥,各種各樣的戰鬥方式,在這塊戰場上,都得以呈現。強烈的衝擊著人們的視覺,深深地震撼著人們的心靈。
八萬漢軍分別在敖烈和諸葛亮的帶領下,與匈奴人展開了殊死的搏殺,每一個漢軍,在這一刻都不能在保持足夠的冷靜,匈奴人數百年來對漢人的殘害,早已在漢人心中種下了仇恨的種子,奮力把每一個眼前的匈奴人斬殺,是每一名漢軍向前的動力!
揮刀,抽刀。再揮刀,再抽刀。漢軍們重複的做出劈砍的動作,長久以來積壓在心中的民族仇恨,點燃漢軍所有將士的潛在能量,激發出了他們身體中全部的力量,讓他們不停地對匈奴人奮力揮砍著,他們在心中告誡著自己,每多殺死一名匈奴人,就是為死去的大漢子民多報了一份仇。
歷來兇殘成性的匈奴人,開始還能各自為戰發動反擊,求生的**促使他們拖著歷經內戰之後,疲憊不堪的身體,格擋著漢人劈來的鋼刀。但是隨著戰鬥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匈奴人。開始出現力竭的現象,手中的武器舞動的越來越無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