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再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0部分,三國之北漢燕王,莫再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一點稱帝的希望都沒有麼?若是某現在想稱帝,有實力阻攔某的,又有幾人?某生平所願,並非皇圖霸業,某隻盼天下百姓個個安居樂業,朝中文武人人勤勉向前,僅此而已。”
聽完了敖烈的話,李儒心中深有感觸,當即跪倒在地,對敖烈拜道:“李儒參見主公!主公之宏圖大願,李儒願鼎力幫扶,助主公完成心願。”
伸手拉起了李儒,敖烈笑道:“今後得文憂相助,某無憂矣。”
當日傍晚,呂布回到了洛陽。和他早上出城時不同,出城時他是單槍匹馬,回來時則是前呼後擁。經過呂布的勸說,徐榮已經同意投效朝廷,並下令讓麾下一萬飛熊軍全部繳械,跟隨呂布麾下的四萬幷州軍一起返回洛陽。
呂布成功的說服了徐榮,讓劉協中心終於落下了一塊石頭。劉協當即下令,厚葬董卓,並升遷呂布為奮威將軍,徐榮為中郎將。同時,劉協還讓鍾繇代筆,起草皇榜,言明董卓及其西涼軍被一網打盡之事,並表彰敖烈、曹操、孫堅、公孫瓚和王匡五路諸侯的功績。皇榜起草完畢後,派人到洛陽城中各處張貼,以安民心。城中百姓在閱覽到皇榜之後,大喜過望,奔走相告董卓被誅之事,人們彈冠相慶。一時之間,敖烈的威名,達到了盡人皆知的程度。
當晚,呂布帶著徐榮來見敖烈,賈詡和李儒在旁作陪。幾人一邊飲茶,一邊商議下一步的行動。深知西涼軍內情的徐榮首先說道:“李傕和郭汜依然擁兵十萬,虎踞西涼,對京師是個巨大威脅,應早作打算。”雖然同是西涼人士,但是徐榮對李傕、郭汜二人的品性十分不滿,因此言語間也就沒有同鄉之間的親切。
李儒補充道:“張濟現在駐守關中,他麾下人馬精良,而且生性耿直,又是張繡的叔父,主公若是能把張濟招攬過來,應是一大臂助。”
一身嘆息忽然響起,打斷了眾人的分析,賈詡嘆息著說道:“諸位,咱們還是早作撤軍的打算。”
李儒和徐榮同時驚問道:“這是為何?”賈詡搖著頭說道:“功高震主啊。主公此刻鋒芒太盛,難免會引起別有用心之人的嫉妒,不出三天,恐怕就會有人在天子面前參奏助主公的不是了。”
敖烈聞言,低頭沉思了起來。如果按照歷史發展的正常規律,不久之後,李傕和郭汜就會揮兵攻入京城,挾持劉協。但在歷史上,攛掇李傕和郭汜進軍的人,正是賈詡,現在賈詡已經投到了自己的麾下,不肯能再為李傕和郭汜出謀劃策,他們二人還有沒有那個膽略,就不好說了。而且,這件事在史書中還有一個前提背景,就是劉協在董卓的脅迫下,把都城遷到距離西涼更近一些的長安,才會那麼容易就被李傕和郭汜抄了近路攻克都城,現在因為敖烈的到來,劉協並沒有遷都,都城依舊是洛陽,李傕和郭汜在想像歷史上那樣輕兵直擊,就不那麼容易了。但是,歷史的發展是有一定依據的,並不會因為敖烈一個人的出現而輕易改變大的方向,對於這一點,敖烈不得不防。
在結合賈詡的分析,以王允為首的那幫士族大臣,早晚必定會逼迫敖烈離開洛陽,一旦敖烈離開,並把幽州軍帶走,曹操等人也就沒有繼續留下來的理由了,到時候,洛陽城中必定會出現兵力虧虛的景象,萬一李傕和郭汜率兵前來,誰來抵擋?
再三思索之下,敖烈沒能相處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來,只好把心中的顧慮說了出來,讓大家一起集思廣益。對於敖烈的顧慮,賈詡也想到了,並且早就有了應對之策,但是賈詡有意讓李儒展露才華,故意沒有把胸中對策說出來,而是看向了李儒。
看到賈詡殷切的目光,李儒心中明白了賈詡的意思,對賈詡暗暗感激。隨後李儒朗聲說道:“主公的顧慮不是沒有可能發生。眼下,我們應該儘快把張濟拉過來,張濟不是我軍中人,朝中大臣對張濟就不會有太多的猜疑,讓張濟駐守長安,可以有效的防止李傕和郭汜的進犯。而且,張濟是主公師弟張繡的叔父,為人又剛正不阿,值得信賴。”
李儒的辦法,正是賈詡心中所想。賈詡微笑著點了點頭,表示支援李儒的建議。最後,敖烈拍板定了下來,就按照李儒說的辦。當夜,太史慈拿著敖烈寫給張濟的書信,連夜出城向著張濟的大營趕去。敖烈在書信中以子侄輩的身份,勸張濟舉兵投效朝廷,以敖烈從張繡那裡對張濟的瞭解,張濟應該會很痛快的答應下來,並且不日提兵來洛陽面見劉協,等到張濟到來,敖烈也就可以沒有顧慮的離開了。(未完待續。。)
第一百六十六章 密謀
就在太史慈連夜出城的同時,王允的司徒府中,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