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部分,帝宴(壹)步步殺機,江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會兒才意識到,原來她的確很天真。
朱棣冷哼一聲,不置可否。
秋長風又道:“可他們為何來搶《日月歌》,挾持公主,倒讓臣有些想不明白。不過很明顯,那幫忍者已開始由暗到明,唯恐大明天下不亂。在普陀命案後,他們甚至想除去上師,因為上師當年曾協助過聖上”
姚廣孝不是協助朱棣,而是親自謀劃,幫朱棣取了大明江山。[517z小說網·517z]
朱允炆最恨的,除了朱棣,當然還有姚廣孝。
眾人想到這裡,望著陰暗的華蓋殿中,有殿外的燈影斑駁點點,只感覺到有如幽靈獰笑,忍不住地心驚。
秋長風續道:“天幸上師躲過了那劫難,賊人誤中副車,卻殺了悟心。賊人殺悟心的手法古怪,極似忍者中的冰蠱一術。上師故作無事的樣子,卻顯然從中推出究竟,感覺此事和東瀛忍者有關,因此派臣南下,查探賊人的陰謀。”
楊士奇忍不住恍然,想到當初慶壽寺的情況、姚廣孝古怪的舉止,更是凜然,不禁佩服秋長風的頭腦清醒。
那看似許久前的往事,原來秋長風從未忘記。
往事如煙,被秋長風抽絲剝繭般分析,形成了一張大網——朱允炆復仇的大網!
伊始聽朱允炆迴轉,楊士奇還有分困惑,可到如今,他卻不能不信。
秋長風又道:“朱允炆要害上師之事洩漏,並不收手,目標卻轉到寧王身上。因為朱允炆也恨寧王。”
當年朱棣“靖難”,就是聯手寧王,借了寧王的八萬精兵起事,朱允炆當然恨,恨不得寧王死!
眾人越聽越是心驚,朱棣冷冷道:“他當年就蠢得要死,這些年來,看來更笨,笨得以為這樣,朕就怕了他?”
眾人終於從秋長風的推斷中,得出了線索,臉色均是異樣。
朱允炆回來了?朱允炆真的回來了!
朱允炆當然恨,恨太多他認為該恨的人。
朱棣姚廣孝寧王舊日那些說要效忠他的臣子,可最後背叛他的人。這都是朱允炆憎恨要復仇的目標。
所以他回來了,借用東瀛忍者詭異的力量,先殺舊臣,再殺姚廣孝,然後要刺寧王,最後一個目標,當然就是天子朱棣!
這簡直是匪夷所思的想法,這簡直是驚駭世人的瘋狂念頭。
朱允炆瘋了!
秋長風眼中似乎也有駭然之意,緩緩道:“聖上怕不怕,並不能阻撓朱允炆報復的念頭。朱允炆顯然明白太子和漢王之間的隔閡,因此他佈下一局,派人在寧王壽宴中喬裝成戲子刺殺寧王,藉以挑撥太子和漢王的關係。”
朱棣突然道:“要行刺寧王的不見得一定是朱允炆,你又如何肯定刺客和朱允炆有關?”
秋長風緩緩道:“那刺客行刺寧王,用的是忍術中的黑光之法,逃命的時候,用的是忍者上忍才用的不傳之秘——偷梁。這種忍術,非東瀛高手不能做到,而最近東瀛忍者行事都應和朱允炆有關,因而臣如此判斷。”
朱棣點點頭,不再言語。
秋長風接著道:“而臣追蹤的時候,就察覺大有問題,刺客佈下精密的刺殺計劃,卻大意的把臣引到太子所在的地方,還遺落那麼明顯的戲鞋線索,這顯然不是賊人的疏忽,而是賊人的精心算計!”
說到這裡,秋長風終於舒了口氣,最後做了結論道:“因此在臣看來,這次寧王遇刺和厭勝,不過是朱允炆藉助忍者發動的一石三鳥之計。這一計,不但可殺寧王,還可挑撥太子和漢王的關係,進而打擊聖上。”
眾人聽完,神色各異,卻對秋長風的推斷能力大為驚歎。這互不相連的案子連在一起,原來竟是朱允炆想要復辟的陰謀。他們雖都是自詡才智的人,可也從未想到過這點。
這個秋長風,真不簡單。上師選了這個人來辦事,果然很有遠見。
太子又羞又愧,望著不遠處的漢王道:“高煦,大哥真的沒有騙你。那膏藥,恐怕是那幫人故意拿走了。他們想讓你誤會。”
漢王只能冷哼一聲,並不作答。
華蓋殿靜寂下來,靜得呼吸都聽得到。
不知許久,朱棣才道:“現在,你們還有什麼可說?”
眾人無話可說,漢王突然上前一步道:“父皇,朱允炆借東瀛忍者之兵作亂,越來越烈,罪不可赦。兒臣請求帶精兵一支,前往沿海,先行剿滅東瀛倭寇,再抓捕朱允炆回來。”
漢王言語鏗鏘,擲地有聲。楊士奇見了,雖是對漢王頗為不滿,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