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爾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5章 一百多人的盛宴,升官有術,鮑爾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何明歌接著唱:
“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喝,秋露白。只是秋茶少又少,製成好茶難又難。坡上坡下姐妹多,粗葉中間尋細茶。”
這兩代人唱罷,山上山下,鼓掌雷動。
譚先生對何拾遺說:“唱得一字不差,我媽媽小時候就是這樣教我的。聽到你唱,我眼前就浮現萬人採茶,歡聲笑語的場面。”
看罷茶山,三輛車又向譚先生的老家譚家村開去。
一到村上,鄉親們都圍了上來,雖然大家與他都不認識,但那濃濃的鄉情著實感人。他的一位遠房兄弟,緊緊地握著他的手,眼淚雙流,半天才說:“鼎銘啊,你們一家都到了國外,譚家茶不能丟啊,不能丟。”
“不會丟,三哥。”
“現在有個好書記,要恢復我們祖上的茶業。你要出錢啊。”
譚鼎銘也流下了眼淚,說:“我出錢,會出錢啊。”
旁邊的人看著這感人的場面,一齊鼓掌。
譚三哥家雖不富裕,卻修拾得乾乾淨淨,一家人歡天喜地地把客人迎進客廳。鄉親們裡三層,外三層圍著三哥家看熱鬧。
譚鼎銘坐下和譚三哥,以及還有點親戚關係的鄉親們敘話。
陸皓明覺得這個時間段,應該讓給他們訴說衷腸,便對譚鼎銘說:“譚先生,你們聊一聊,我到外面安排點工作。”
譚鼎銘連說:“好好好。”
陸皓明走出屋子,蘇奕馬上過來彙報:“雞呢,全部關起來了,屋子全打掃了一遍,棉被都是新買的。”
陸皓明點點頭,交待說:“叫幾個人來辦酒席,看熱鬧的都到這兒吃飯。”
“都到這兒吃?”蘇奕以為陸皓明說錯了。
“對,譚先生回到老家,要讓他體會到濃濃鄉情。如果只有三三兩兩的幾個人過來,他就覺得鄉情淡漠。
等會有上百人陪著他吃飯,他就感到故鄉還是那個故鄉,人們對離開了幾十年的譚家人仍然是那麼深情。”
蘇奕說:“書記,要趕上你,我還要五十年。”
然後,他把村上的支書叫過出來,說:“你跟鄉親說一說,都陪譚先生一起吃晚飯,你現在安排人去採購食材,會做廚的做廚,不會做廚的當下手。錢,我來出。”
鄉親們得知要陪譚鼎銘吃飯,馬上就行動起來。有人騎上摩托去採購東西,有人在大坪搭起了大灶。
寧桂生走過來,對陸皓明說道:“車上的笑話是這樣的,陳惠玲來之縣不久,大概是二月份的天氣,她穿得時髦。
餘力說:陳縣長,這麼冷的天,你穿V領,別凍壞兩個奶子了啊。”
陸皓明沒笑。他走了進去陪譚鼎銘。
太陽下山時,蘇奕進來,說可以吃晚餐了。
陸皓明陪著譚鼎銘走到外面。
譚鼎銘一看這麼多人,望著陸皓明。
陸皓明說:“譚先生,鄉親們都要陪您吃飯。”
譚鼎銘興奮不已,說:“這頓飯,我來請。”
陸皓明擺擺手:“回到老家還要您請客?見外了。”
在無比歡樂,濃濃鄉情中,大家就在三哥地坪裡開了十來席。鄉親們都來敬酒。譚鼎銘即使象徵性地悶一小口,也應付不過來。
他有些微醉,站起來舉杯,說道:
“陸書記,各位領導,各位鄉親,我譚鼎銘衝著你們這一片熱情,也要回來投資啊。
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我的祖輩賺了錢,也是為鄉里修橋補路,造福一方,我會繼承譚氏家風。來,我回敬大家一杯。”
掌聲四起,陸皓明與譚鼎銘碰了碰,一飲而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