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弩弦
小魅的番茄分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6章 弩弦,轉生末日:開局獲得數萬喪屍娘,小魅的番茄分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她輕聲的將這個想法說了出來。
萬幸的是,說出這件事似乎並沒有讓她背後的尖刀感到不滿。
林的想法其實是,自己感受到的那種危險的感覺,是否是一種旁白那樣的自律機器內部設定的某種邏輯——
你別說,你還真別說。
如果確實是這樣的話,那麼林就能夠理解劇情空腔之後,自己為什麼不能補充設定了——畢竟,換位思考,如果林自己寫的小說中的角色有機率產生自我意識,那麼林也會想要採取某種方式抑制這種趨勢的——
想到這些事的時候,少女的眼神堅定了許多——之所以說是堅定,是因為她的眼神穩定而少卻殺意,銳利又不無冷靜……
如果推測屬實,自己要怎麼做,自己應該怎麼做——這些問題在林的腦海中迴盪了一小段時間。
不過她沒有告訴你們的是,一齊出現在她的腦海中的話語或者說猜想,還有……
……但說實話,處理主角產生自我意識的辦法,最好的其實應該是做一個報警器,然後直接連線到自己的——手機\/電腦\/個人終端。上。
等到發現了不妙的資訊之後,就去自己親自處理這些事——而不是用某種可能看似精妙,但是在實際運轉中一定會出現問題的——防火牆機制來處理那些可能誕生的小小思維。
就比如林背後的刀尖。
最開始的時候,林在嘗試對整本故事進行修改的時候。她感受到的是‘如芒在背的感覺’。
我一直用這個描述不是因為那真的是一種如芒在背的感覺,而是因為設定程式的人寫的程式就是:
【 ‘當’主角嘗試修改設定時;
‘使’其感到如芒在背。】
轉換成英文會更好理解,不過沒必要。
如芒在背的感覺和描述在小說中通常具備某種——驅趕或者驅使的作用。
試想你在某天,忽然想要品嚐一下距離家門口兩條街的那家小籠包。
然後生出這個想法的時候,你忽然感受到了強烈的後脊發涼的感覺——大部分正常人都會選擇避讓,當然主角大部分都不正常。
所以主角大機率會前往那個地方,品嚐一下小籠包。
但這個程式的邏輯也不是讓主角因為擔心和害怕放棄探索。而是,給主角一個解釋的衝動。
解釋權我們已經說過很多遍了不再贅述。
想象一個場景:主角來到小籠包鋪子這裡。他嘗試點了份包子,同時小心翼翼的觀察著周圍的情況,擔心是否有人打算對付自己。
一旦主角出現這種思維或思考的趨勢,這個程式的目的就達成了。
主角的解釋權切切實實的是可以改變劇情和設定的。
當主角心想:‘之前感受到的那種感覺——難道有人在跟蹤我?’
這句話,就是動用解釋權的過程,主角無意識的,動用解釋權,將自己感受到的那種如芒在背的感覺,引到了一個可能性上。
而這種行為,便是變相的,掩蓋和偽裝了主角對劇情的修改和操控。同時也把他的注意力轉移到了別的方向上。
就好像一個三道口的岔路:三個路口中只有一個通向‘主角掌握了對劇情的操控方法’的結局。
而那個程式,便是運用人心中對危險的警惕,讓主角有更高的機率走上其他的岔路。
而這樣的岔路——幾乎每一次‘如芒在背’,都會出現,並且出現的越多,主角選擇錯誤的岔路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在沒有外力作用的情況下,幾乎不可能有人能夠總是選擇正確的一條路。
也因此,這種辦法阻止主角學會修改世界設定的機率幾乎是百分百的。
……嗯,一定要說問題或者缺點的話,對於作者來說,這種辦法大概可能也許——會讓劇情出現一點小小的問題,
如果總是用讓主角感受到危機感的辦法來掩蓋和偽裝的話,那麼幾乎是必然的,主角的解釋權會在世界中塑造一個針對主角的反派或反派勢力。
而根據不同的世界,這種反派也會在和主角的對抗或者拉鋸中,把主角引到截然不同的別的方向上去,黑惡社會,殺手閣,邪惡的教派組織,又或者是來自異世界的入侵。——這種劇情上的差別未必和最初的劇本相同。
上述例子分別指向科技世界,修仙世界,魔法世界,以及全部。
但是,林的情況很特殊,她,最開始就意識到了自己是一本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