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部分,如果相見不會太晚,辯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去雍和宮為我求來的。想想,五個月的不聞不問,是因為他篤定我不會摘下這個會為我鎖住平安的護身符嗎?所以,也確定我會平安,會好好地過。自信,過了頭,就是一種自欺。又或者,他早已不在乎
除夕夜,家家洋溢著和暖的氣氛,唯獨我這個小小的院落冷冷清清。這是外婆在京城留給我的一處房產,面積不大,卻是規整的四合院形制。從前外婆出差或是寒暑假的時候,會到這邊小住;家裡其他人也一樣,到了京城,都會在這裡住宿。而他,四年大學生活在這個城市,這個小院便總少不了他的停駐。外婆總說,不管在何處飄泊,人終歸是要有個落腳的地方。而這座小院,就是她給我的最好的落腳處。所以,一放寒假,我便從宿舍搬到了這裡。
關上院門,聽著院外衚衕裡小孩子們零零星星的鞭炮聲,會有一種是在過年的感覺。如果沒有這些聲響,恐怕這也只是冬日裡最平常的一天吧!雖然是一個人,但終歸還是要有些過年的樣子,做了兩個菜,煮了一盤速凍餃子,擺上兩副碗筷,好像外婆一直在我身邊,從不曾離開。菜可入口,餃子——卻沒有媽媽包的味道,沒有蘇姨包出的味道,也就更沒有外婆的味道。我這是想家了嗎?電視裡,永遠是幾億人民喜好的熱鬧晚會;紅酒杯裡,晃動著媽媽溫柔的笑臉,外婆慈祥的凝視,爸爸儒雅平和的面容,蘇姨關愛的眼神還有他,時而深情、時而冷漠、時而柔情、時而犀利的各種神情,在我眼前交替變化。淚,模糊了雙眼,我想,我是醉了,醉得開始想念。好強、任性的我,在異鄉,在這樣一個團圓夜,放逐自己
☆、第五章 鐘聲
隱約有鐘聲傳來,我到家了麼?已經子時,該敲鐘了麼?我緩緩的抬起頭,睜開眼,醒了好一會兒神,才發現,自己醉倒在飯桌上,睡到了十二點。屋外,煙花滿天,鞭炮聲噼噼啪啪,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辭舊迎新。我站在院中間,看著夜空中綻放的朵朵絢麗的煙花,思緒飄遠,飄到我們初見後的第一個春節。
媽媽去世兩年了,按照習俗,春節我們家是不能貼春聯放鞭炮的。雖然蘇姨和哥哥剛過來半年,但母子倆很尊重我們。尤其是哥哥,很自覺的沒有買來鞭炮煙花,這一點,我從心裡感激他們,感激他們對媽媽的尊重。沒有鞭炮的春節,始終不熱鬧。況且是哥哥這樣十五六歲愛玩的年紀。吃過團圓飯,一家人坐在客廳百無聊賴的看著電視,哥哥覺得無趣,打個招呼,便回房玩遊戲。我藉口要睡覺,便也回了房。一個人捧著媽媽的照片躺在床上,枕著思念漸漸睡著了。房門輕叩,驚醒了睡沉的我。疑惑的開啟門,哥哥站在我的眼前。看到我的模樣,嘴裡逸出一聲輕笑,背在身後的手拿出一個小木匣遞給我,我帶著疑問打了開來,是一個虎丘塑真男孩,模樣透著一股熟悉。我拿出來放在他的臉旁做著比較,他看到我的動作,笑著說:“以後,你若想瞪我,又不好意思的時候,就直接瞪他好了。省得你心裡有氣,還要忍著。就讓他替你出氣吧!”
聽了他的話,我忍不住掩嘴而樂,虧他想的出來。原來他是知道我對他有意見的。半年的相處,我們沒有太多的交流,我知道他拿我當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丫頭,而我,仍然無法接受後媽和他,始終在心裡覺得他們搶走了我的爸爸,他們佔據了我的家。
而此時,這一個塑真,卻把我們的距離拉近了,讓我心生了一絲感動。低頭看著傳神的小泥人,輕輕地說了聲“謝謝哥哥”,轉身回房,小心的收在抽屜裡。回頭,見他還站在門外,又看了一眼時鐘,便說:“快到十二點了,你又不能放鞭炮,是不是很無趣?”他點點頭。
“那——”我遲疑的看向他,“我們去寒山寺聽敲鐘吧,好不好?”
他眼帶笑意的又點點頭。我回房間迅速拿了一件外套,走了出去。他也走回房間,穿上外衣,我們一起向前廳走去。
和爸爸、蘇姨打了招呼,我們便直奔寒山寺而去。每年除夕,寒山寺都會在子時敲響108下鐘聲,為人們消除煩惱,祈求平安幸福,吸引了海內外的遊人。我們隨著人潮向寺裡鐘樓而去,遊人雲集,哥哥始終護在我身邊,許是怕我倆走散,不知何時,他已經牽起了我的手,直到鐘聲響過,再沒放開。
站在寺裡的遊廊上,抬頭看著天空中一朵朵美麗的煙花,不自覺的彎起唇角。隱隱仍有鐘聲傳來,那是遊客在自己動手敲響新年幸運鐘聲。
“嘭”的一聲,一朵煙花在不遠處綻放,渾厚響亮的鐘聲也隨之傳來,耳畔傳來一聲輕語:“我希望你永遠平安幸福!”我心裡一驚,待反應過來,扭過頭看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