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部分
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4部分,如果這是宋史 作者:高天流雲,大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要說這也不出奇,在中國的古代,尤其是宋朝,有學問有修養的人像春天水塘裡青蛙的兒子們那樣多。個個都把前程、鈔票看得比命都重要,卻板起臉來說。
不,我不夠資格,絕對不當。
一般來說,都要來來回回地謙讓三到六次不等,這樣才能顯得自己道德隆重。這位趙宗實就是這樣,他躺在家裡,先是找了個正大堂皇的理由,他父親趙允讓剛死,守孝期間萬事不幹,拒不接受任命。這好辦,國家有明文規定,重要人員的爹媽死了,可以奪情起復,不耽誤工作。可他接下來變表現得像塊滾刀肉,怎樣切都切不動。
充分地表現出了他的最大特性——這個賤人!
說他是賤人,是對他一生完整的評價。至於賤人之所以那麼賤,就是個循序漸進,讓人一點點看清的全過程。
這時他的拒絕就有些出格,對此非常有涵養的仁宗都有點煩了,對韓琦說。“他這樣,那就算了吧。”根本就沒多大興頭的事,以為誰逼著他當嗎?
事實上這也是大宋帝國國運的一個轉機,真的就此把這個賤人否定,後面那些悲劇就都不是那個樣子了。可惜這時當宰相的偏偏是北宋百餘年間,論硬度能排到前七的韓琦。韓相公一口回絕,“此事豈可中輟,請陛下寫親筆詔書,讓宗實知道這是聖意,自然就聽命了。”
但事情就是這麼的邪,天大地大聖旨最大,可趙宗實就是不聽話。他賴在床上不起來,一口咬定自己病了,讓皇宮裡的傳旨太監來來回回跑了18趟。
後來趙構要岳飛火線班師用了幾道金牌?12道,大軍在外都能調回來,可一個在京的閒散宗室人員居然就敢不動彈。最絕的是,臣子接旨有規矩,領旨要謝恩,回絕要辭表,18道聖旨換回來18道辭表,其中得利的人居然是濮安懿王府的記室孟陽。
趙宗實跟孟陽說了,每寫一道辭表給你十金,18道寫下來記室先生髮了筆小財,賺了一千多貫。事情到了這一步,韓琦等人也覺著不對,肯定有什麼事讓趙宗實不安,能是什麼呢?想來想去,大家這樣猜。
肯定是名分不對,泰州防禦使、知宗正寺這樣的官銜說明不了問題。那好吧,我們大家提請,直接把他定為皇子。這個提議由韓琦首倡,歐陽修附和,被樞密使張異懷疑,最後找翰林學士擬旨時都被拒絕。
張異面對面地問仁宗,“陛下不疑否?”仁宗答,“朕欲民心有主,只要是姓趙的就行了。”算是過了稽核關,下面是韓琦在翰林學士面前碰壁。當時的學士王珪根本就不相信他。第二天當面請仁宗下令之後,才有了明文聖旨出臺。
宋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八月七日,全體在京皇族齊聚大內,由仁宗宣佈趙宗實成為皇子,併成式改名為“曙”。
第二十八章 帝國的唯一繼承人
從此名至實歸,他已經是帝國的唯一繼承人。這時就應該登臺亮相了吧?當年老祖宗趙匡胤陳橋兵變時被強迫換衣服,也只是推辭了一下;他本人的重孫子宋欽宗兵臨城下時被老爹推上去當擋箭牌,也只是哭了一晚上。
他倒好,到了這一步,都還是那一句話。不當,就是不當!充分地表現出個性的頑強。最後仁宗終於煩了,決定讓這個乾兒子懂點人事。
派在京皇族管理員,大宗正事兩人抬著一頂小轎去,先給他上上課,讓他明白,不管是閒散宗室,還是皇太子,你都是帝國成員,皇帝有命,必須遵從!然後再把他抬進宮來。
想得不錯,也得人配合。趙曙的反應無論如何都讓人捉摸不透,他把回話精簡成了8個字,“非敢邀福,以避禍也。”這到底是什麼意思?至高無上、人間獨大的皇位居然對他是個禍患?韓琦、歐陽修甚至司馬光都在撓頭,這人到底是真的不想當,還是仍然有什麼不滿足?
這個疑問是個宋朝的終極問題,這時誰也想不清,要到三年以後,這個人快死的時候,才能知道真相。那時韓琦等人早就騎虎難下,被他累得精疲力竭。
不管願不願意,都必須和這人站在一起,當個有始有終的忠臣。
回到現場,事情一直拖了20天,到了八月二十七日時,皇子大人終於起床了,他坐上小轎進入了皇宮。之所以還是同意了,官方的記錄裡是那位了不起的王府記室孟陽的功勞。當時趙曙一個勁地強調有危險,孟陽提醒他。“現在已經是皇子了,天下都知道,就算你現在請辭得準,迴歸王府,就敢保證沒有後患了嗎?”
一句話,你曾經是帝國繼承人,就永遠貼上了這個標籤。
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