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
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6部分,如果這是宋史 作者:高天流雲,大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禮風波為侷限,把出風頭的幾位都詳述一遍,就可以看到盛世間計程車大夫一族是怎樣的嘴臉了。
下一位出場的人是宰相陳執中。前面說過,龐籍下野之後,梁適升相,但他沒有資格做獨相,很快皇上的老師、恩人陳執中回朝,分了他一杯羹。這時孫沔突然當眾秀道德,撂了挑子,危難中陳執中頂了上來,堅決支援皇帝。
樞密副使不讀哀冊,那麼宰相來讀。陳執中讓張貴妃的葬禮驟然升格,比之前的待遇更高了。葬禮圓滿結束,皇帝對恩師充滿了感激之情,大臣們恨不得罵死這個老牌的牆頭草。
這是士大夫之間的仇視,作為現代人,可以忽略,因為陳執中畢竟是在那個特定的時代,按照宋朝的為官之道做人。我們所要看的,是他作為一個“人”,做出了什麼樣的勾當。
半年之後,他家裡出了件事。官方資料記載,是死了一個婢女,名叫迎兒。遍體鱗傷,體無完膚,開封府調查,是被活生生打死的。案發過程,有兩個說法。一,是陳執中親自動手,把婢女打死;二,是他一向酷虐的愛妾張氏毆打至死。
官方結論,不管是哪一種,陳執中都有不可推卸的現任。
還有另一個版本的記載,出自司馬光的私人筆記《涑水記聞》,死的不是一個婢女,而是三個。迎兒當年只有13歲,只是個女童而已,不知犯了什麼過錯,在張氏的鼓動下,陳執中親自動手,毒打多次,寒冬天氣裡,赤裸捆綁,關在黑屋子裡,直至凍餓而死。另兩個女婢一個叫海棠,另一個不知名,海棠被打死,無名的那個被剪成禿髮,自己上了吊。
這是堂堂宰相府,知禮讀書家的做的事嗎?!陳執中對外恭謙禮讓,對誰都客客氣氣,想不到背地裡居然這樣殘忍刻毒!
事情曝光了,陳執中被御史臺彈劾,停職回家待罪。從當時和現在人的普遍意識裡,他這就算完蛋了。想想看在宋朝的仁宗年間,居然出了這樣的事,除了法辦之外,還有別的答案嗎?結果是有。那是個封建年代,人和人就是不平等的,現代的人權意識,在那裡沒有市場。
哪怕是仁宗皇帝再仁慈,也沒法把一屆宰相和幾個丫鬟使女的性命等同起來。他猶豫,這只是私事,最多不過是醜聞,難道就此罷免老恩師,甚至法辦他嗎?
他的這種猶豫,直接導致了司法部門對陳執中案件的審理力度。儘管御史臺全體出動,不斷彈劾,陳執中的宰相頭銜巋然不動。直到仁宗朝第一位吵架王、彈劾王歐陽修回京。
慶曆年間被貶到外地的大才子歐陽修終於回來了,他的職務被安排到一個非常對口,非常稱職的地方,是兩制官裡的翰林學士。清閒又富貴,可他待不住。第一時間地衝進了漩渦,不遺餘力地打壓陳執中,不把這個貌似忠厚,極端無恥的斯文敗類打倒鬥臭,他誓不罷休!
至於為什麼這麼衝動,他自己知道,全宋朝也都知道。那涉及到另一個巨型醜聞,間接地就由陳執中製造。
慶曆新政時歐陽修比范仲淹等主角還要出彩,他旋風腿沖天炮打遍宋朝每一個角落,讓幾乎全體官員都灰頭土臉貼上小人的標籤。這樣做是有報應的,牛人出牛事,仁宗朝、甚至北宋第一醜聞就落在他的身上。
事情是這樣的,歐陽修的二妹夫早死,妹妹帶著女兒張氏到他家生活。歐陽修把外甥女養大成人,嫁給了自己的遠房侄子。可是他的教育力度明顯不夠,這位張氏女孩兒有個壞習慣,她喜歡外遇,和丈夫衙門裡的辦事人員有了曖昧關係。事發之後,由當時的開封府尹楊日嚴辦理。
楊日嚴在歷史裡籍籍無名,在歐陽修的心裡也就沒了印象。他狠扁過的人實在太多了,數都數不過來。這位楊先生曾經在益州任上貪汙瀆職,被時任諫官的歐陽修彈劾丟官。有怨報怨,有仇報仇,本來是小一輩的齷齪事,竟然聯絡到了老一輩的歐陽修身上。
審理報告上說,張氏供認,當年在歐陽修的府上,她和舅舅通姦,而且有銀錢往來。此報告一公佈,天下立即大譁。天哪,這是亂倫,最讓人不齒,最噁心的一種醜事,居然發生在了當代才子之冠的歐陽修身上!
會是真的嗎?普天下的人都在問,官場上卻一致認定。真的。理由有二,第一,歐陽修有前科,這人風流好色,早年時就和官妓鬼混,留下了好多精妙絕倫的詩詞,他推都推不脫;第二,他變賣了張家的宅院,錢都歸為己有。這有契約為證,根本無處抵賴。
在當時,輿論說什麼的都有。有認為歐陽修被陷害,這是打擊報復。不能說有銀錢往來就是通姦吧?親戚家互相借貸,這再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