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部分
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3部分,如果這是宋史 作者:高天流雲,大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士。”私下裡更在很早之前,就給王安石寫過私人信件推薦。
當時王安石在常州做知州,呂惠卿是州府裡一個普通的屬吏,歐陽修的信裡稱讚呂惠卿這樣不凡,那樣奇妙,要王安石特別對待,才有了兩人初步的接觸。說到這裡,就要談一下歷代大事件的參與者之謎。那些貌似與眾不同的人,在歷史裡留下了印跡的人,都是因為自己出類拔萃的能力、高雅脫俗的品行,才脫穎而出的嗎?
公開的結論是對,真實的答案是錯。
以呂惠卿為例,他到王安石身邊時,他本人、歐陽修,甚至王安石自己都不可能知道後來會有如此波瀾壯闊、無所不至的變法,那麼何來有意為之?
再舉一例,當王安石不久前從江寧府到京城的路上,曾經回臨川老家一次,在那兒瞭解到當地縣太爺謝卿材組織百姓興修水利灌溉農田,效果非常好,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於是後來實施農田水利法時,謝卿材被破格重用。
還有很多的例子,可以證明歷史發展的大規律涵蓋一切,只是推動這個大規律的,卻往往是一件件突發的小事情。其中領導們近乎偶然性質的賞識,更是一大因素。
呂惠卿之後,王安石最初的幾個主要助手,分別是蘇轍、程顥、章惇、薛向、呂嘉問等人,現在簡單介紹一下。
蘇轍是蘇軾的弟弟,前面說過蘇軾在東京城的夜晚裡迷醉流連,可惜時光非常短暫。沒多久,他們的母親在老家去世了,父子三人只好回鄉奔喪。守孝三年之後,舉族進京。
這是三蘇命運的轉折點,從此之後,他們就選擇了終生為官,浪跡神州的命運。進京後,三蘇分別考試,老蘇成為一個小小的京官,負責為國家編史。大蘇和小蘇分別考中了制科的三等、四等,被任命為鳳翔府判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