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1部分,如果這是宋史 作者:高天流雲,大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樣,一方面環境寬鬆,一方面教育更平民化。這是個最重要的區別,培養一個皇帝,和培養一個貴族子弟,用的不是同一本教材。尤其是他生長在開封城區裡,比趙恆、趙禎都更接近民間。

他知道好在哪裡,壞在哪裡。至於怎麼改那是另一回事。

前因先說這些,看他當上皇帝后最先做了些什麼。第一件事,怎樣給他老爸送葬。不管趙曙同志這一生活得怎樣,他至少是位皇帝,是歷史上最富裕的宋朝皇帝,總不能隨便埋了了事吧?那樣影響不好,您不孝順的。對此神宗先把三司長官叫來。

來,查查賬,看看我們有多少錢。只見三司搬過來像山一樣高的賬本,陛下您瞧,這裡一筆筆都是進賬,都是錢。神宗很高興,下面的一幕就足以讓他吐血。賬本里都是錢,庫房裡卻連根毛都沒有!

以剛剛過去的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為例,年總收入是116138400兩,非常好,要知道後來明朝一年的總收入只有幾百萬兩而已,但是支出卻是123043100兩,已經入不敷出有赤字了。這還不算完,還有零星的支出,術語叫“非常出”的115021200兩,幾乎是全年的國民收入總值!

這也就是說,一年的支出是當年收入的兩倍。

這是人過的日子嗎?至於怎麼搞成的這樣,以後細聊,現在是年輕的神宗捧著腦袋在龍書案上臥倒,絞盡腦汁想辦法。

辦法只能是節約。英宗的治喪費和神宗自己登基的恩賞錢都大幅度縮水,只有以前仁宗的三分之一。勉強咬牙把這些錢花出去,剩下的神宗緊緊捂住,他釋出了兩條命令。第一,從現在起請大家把褲帶勒緊了,國家沒那麼多錢亂賞亂花;第二,大家做些你們最愛做,最擅長做的事——進言。

每當宋朝有些風吹草動時,進言就會發生。有由皇帝提出的,有臣子們自動發言的,內容很廣泛,從對外戰爭、民間暴動、皇帝休老婆、天上閃流星等等等等,有事就可以爭論。這一次神宗要求的是,“論仁宗、英宗兩朝積弊。”

這是篇大論文,其實也是老生常談,這種課題太常見了。只是誰也沒有想到,他提出這個議題的背後有著怎樣的目的。

在這時,沒人知道他會是“宋神宗”。

這次進言的焦點聚集在幾個人的身上,張方平、韓維、吳奎、韓琦、司馬光。這不是偶然的,他們每個人都有被關注的實力、根源。

張方平是實力派,他主管過三司,治理過地方,說財政,他是從仁宗朝開始就穩居前三名的人物。他的奏章裡開篇詞就石破天驚,提出了錢是國家最重要的東西,沒有錢就沒有一切。這和儒家的傳統思想徹底對立,接著他又提出怎樣省錢。

就是他設計了英宗的葬禮花費,給神宗大大地省了一筆錢。這讓神宗很欣賞,只是接下來就熄火了。張方平對國家以後的整體理財思路沒有大方針。歸根結底,他是個執行者,有各種各樣具體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卻沒有宏觀設計能力。

吳奎,是原樞密副使、禮部侍郎,因為歐陽修在濮議之後被罷免了副宰相職位,他升入東府接替了位置。勉強算他是實力派吧,可是從奏章來看,除了文筆差了點,就是歐陽修本人寫的。

吳奎一味地強調君子小人,什麼帝王只要判斷正邪之分,讓小人滾遠點,君子得高官,那麼天下自然就太平富裕了神宗對此打了個哈欠,愛卿說得有理,下去洗洗睡吧。

韓維是根源派,他是神宗還是王子時的親信,親信說的話永遠是神秘的,他的奏章可以忽略不記,基本上就是張方平和吳奎的讀後文摘,真正的內容是他和神宗背後的交談,那才是決定性的。

接下來的是韓琦。首相大人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他的奏章是一封辭職信。他說,按照慣例,前朝首相負責大行皇帝的山陵事(安葬),事畢之後必須辭職。何況現在年歲大了,身體也不好,請允許我到地方上養老。

韓琦今年整60歲,花甲之年了,轉眼間慶曆名臣變白頭。很顯然,他辭職的背後有很深的潛臺詞。這幾年裡他樹敵太多了,再不激流勇退,小心沒了下場。

韓琦在熙寧元年(公元1068年)九月間,以使相身份出判相州(今河南安陽)。他的故事還沒有完,不久的將來他會再次活躍起來。

又剩下了司馬光,這永遠是個獨特的人。事後來看,他在這件事上和上面的人都不同,他留了個心眼。他寫的第一封奏章簡明扼要,只說了三點。

1,官人;2,信賞;3,必罰。

他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