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部分
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4部分,如果這是宋史 作者:高天流雲,大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個願望從此貫穿了夏竦的心靈,成了他最大的追求目標。可惜非常遺憾,總是有這樣那樣的原因阻礙他實現。
其中就有御史臺和知諫院罕見的一次聯手。
這裡要順便提一下,本來新政開始時,范仲淹是完全可以把御史臺劃歸到自己的勢力名下的,因為御史臺長官王拱辰和歐陽修的關係實在是非同一般。首先兩人都是天聖八年時科考中的舉,是親愛的同年,並且淵源不比旁人。
那時歐陽修順利地拿下了省元,放眼一看,當屆的考生水平、聲望都沒人能與他相比。很高興,他給自己做了身新衣服,就等著殿試成功,穿新衣當狀元,人生煥然一新。不過高興得太早了,王拱辰就是他這輩子的剋星。這位同學不知從哪裡突然間躥了出來,二話沒說穿上他的新衣服就走了。
歐陽修有點懵,但那時就有了君子的苗頭,區區一件衣服嘛,拿走就拿走吧。隨著這件新衣被搶走的,還有他的狀元。最後一關殿試,他只得到了14名的成績。
除了同年,兩人還是連襟。他們都被當時的一位大佬選中,參知政事薛奎,就是那位薛出油。出油參政家裡有五朵金花,歐陽修娶的是四小姐,王拱辰是姐夫,娶了三小姐。這只是開始,就算在娶妻這方面,拱辰兄都壓了他一頭。薛家三小姐去世很早,他又把五小姐迎過了門。當時京城盛傳“舊女婿為新女婿,大姨夫做小姨夫。”
拱辰兄豔福無邊耶——
這是多麼理想的工作生活關係,眼看著御史臺和知諫院這兩大諫官系統就合併成了一家,彈劾力量達到了空前的程度,宋朝文武百官最恐懼的噩夢就要開始了。完全正確,夏竦就首當其衝,成了唯一的受害者。
那是慶曆三年,趙禎開始調整內閣成員時。我們記得,一共是調整三次,最後才定下了新政內閣,而第一次時,夏竦就被提名為樞密使,掌管西府兵權。
頂級高官,開封京城,多年的美夢終於成真了!夏竦快馬加鞭往回趕,但進了京城,就冷水澆頭氣得目瞪口呆。他不知道,在他趕路途中,御史臺和知諫院都快把皇帝給鬧死了。
兩大諫官系統傾巢出動,一共上了11道彈劾奏章,把夏竦從出身到現在,從軍營到皇宮,所有的汙點都統統放大。皇帝陛下,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這是個什麼樣的人,您還要他當兩府宰執嗎?
仁宗不聽邪,他是真正的尊師重道,不止是夏竦,後面還有賈昌朝、陳執中,好多好多,一直都在尊、重啊。
於是夏竦離京城越來越近,諫官們的危機感和憤怒也越來越深,終於集體暴發了。某天,先是知諫院的餘靖出馬。這時注意,這種場合你永遠都別期望著歐陽修怎樣,他當普通官員時抽知諫院和御史臺的耳光,在知諫院時狠抽御史臺的耳朵,在任何時候都不抽皇帝的耳光。
餘靖上殿,發揮他的聊天特長。一座石塔被雷擊了他都能聊兩個多時辰,這種彈劾大事你猜他能聊多久?於是聊天在繼續,仍然繼續,持續繼續,直到趙禎體力不支,決定退朝。這時御史臺長官親自出馬,來了個決定性打擊。
王拱辰疾步撲了上去,這時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寇準在這一刻靈魂附體,偉大的宋朝暴戾型官員,王拱辰繼承了光榮的傳統!他把皇帝的袍子給拉住了,死不撒手。老大,您還是改主意吧!
沒辦法了,趙禎非常抱歉,老師,您別進城了,直接去亳州報到,再做幾年地方官。這就是夏竦被貶掉樞密使高官的經過。他創造了紀錄,最快的貶官速度產生,還沒報到,就被趕走。
最後他還是進了京城,理由很私人化,年紀大了,趕那麼遠的道,我歇會不成嗎?在休息中,他把所有的彈劾材料都拿到手,一一細讀,心潮在翻滾,憤怒在升騰,夏竦是珍惜名譽,尤其是心裡敏感的人。他的身世,一個棄嬰,就註定了他心細如髮,受不得刺激。
何況是這種汙辱!
他連夜寫了1萬多字的奏章,來反駁這些彈劾。但是交上去之後,得到的是汙辱的加倍。新政君子們的回覆是——“圖功效莫若罄忠勤,弭謗言莫若修實行。”
您少說廢話,辦點實事才能洗掉罵名!
夏竦被氣暈了,他不懂,這就是君子?君子講的是忠恕之道,這樣的兇狠刻薄,拿同朝官員當敵人砍,這是哪門子的君子啊他有心忍了,但就在這時,另一位宋史裡超級著名的學者爆發了,非常非常的有才,此人寫了一首流傳千古的詩,把夏竦徹底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石介,和他的《慶曆聖德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