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部分,如果這是宋史 作者:高天流雲,大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個初出茅廬的小輩打了這樣的大勝仗也應該滿意了吧?

但是他萬萬也沒料到的是,他剛剛修好了“自在將軍”的馬廄,就得到了一個嚇得他必須馬上哭著喊著叫叔叔救命的訊息。因為柴榮根本就不想就此拉倒,他已經帶著人馬向晉陽開拔,來找劉崇算總賬了!

柴榮來了,他生平第一次帶著千軍萬馬來主動攻擊敵人。這時天還是那個天,地還是那個地,但是柴榮已經不是以前的柴榮了。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帶領的軍隊也與之前截然不同。

這都源於高平之戰過後的一次沉思。

在自己的國境內把劉崇趕跑之後,人人都以為柴榮會大肆慶祝一下,無論如何這是個地地道道的開門紅,這一戰打出了士氣也打出了威風,尤其是讓千千萬萬的人都重新認識了柴榮。更何況在實際力量對比上,後周也就此把北漢打得再無還手之力,從此以後再也不敢主動挑釁。

但是不知為什麼,勝利後的柴榮悶悶不樂,他整天把自己單獨關起來,不知在想什麼。

柴榮在後怕。不錯,這次他是贏了,贏得非常的漂亮,當時有多驚險和絕望,勝利後就變得多傳奇,讓人們認為他不僅高明神勇,而且簡直就是奇蹟。但他自己知道,這次戰場之險,險過剃頭,他不止一次地站在了生死邊緣,每一次都是他必輸必死的絕境這樣下去絕對不行,不是要他每一次打仗都要自己親自當突擊隊去玩命吧?!

那麼到底差在了哪裡?

經過冷靜分析,首先,他操之過急了。當時他完全還可以再等一下,儘量多帶些軍隊去迎戰。但是他太急於把劉崇趕走了,才有了後來以後周雄厚的國力,而且在自己的國境內,卻要以少得多的兵力和劉崇決戰的劣勢。想一想真是後怕,如果劉詞再晚到一天,其實只要讓劉崇熬過那一晚,第二天的北漢人就可能會反敗為勝。

更何況劉詞還面臨過同樣逃跑的機會。

想到這一點,柴榮就又恨又怒。他把自己關起來,主要的問題就是要搞清楚,為什麼他的部隊竟然敢於這樣公開地叛變他,這件事弄不明白,他所有的一切就都是假的。那麼是因為他的軍隊本身就不行?不,柴榮隨即就否認了這點。還是這些軍隊,在父親郭威還有前輩王峻的手裡,就指哪兒打哪兒,絕無折扣,至少曾經把劉崇打得透不過氣來。那麼為什麼換了他就這麼費勁呢?

原因就只剩下一點了,就是他自己不行,不能服眾。

意識到這一點,柴榮非常痛苦。他知道自己先天不足,首先沒有戰功;二來當王儲的時間太短,滿打滿算不過半年;而最重要的,還是他姓柴而不姓郭(這一點真是無可奈何,雖然歷史上也有稱他為郭榮的,但是在人們的心中,他始終不像劉承佑接劉知遠的班那樣理直氣壯)。可這能怪他嗎?他出生在邢州龍岡,本是個莊園主的兒子,只因為他姑姑嫁給了郭威,而且長年沒有生育,才把他過繼了過去。那時候郭威正處在人生谷底,別說榮華富貴,就連一日三餐都成問題。

年紀幼小的柴榮就見識非凡,他不嫌棄郭家,相反他動用一切腦筋想辦法,居然讓郭家能收支平衡,不那麼拮据了。這中間免不了柴榮日夜操勞,甚至孤身外出和一些商人搭夥,在飄搖的亂世中做些小本生意。就這樣,柴榮從小就識得了人間疾苦,又在最平凡的生活中和郭威結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父子之盟。這種本真的至親至愛讓郭威和柴榮在這一生一世裡都沒有互相猜疑過,所以郭威才會在臨終前越過了血親李重進,把皇位傳給了他。

但是這些能說給什麼人聽呢?就算說出去又有什麼用呢?只會適得其反,人們會更加認為他懦弱,他矯情,他無可救藥。

所以出身啊,是多麼的重要永遠都別說什麼英雄不問出身低,除非你已經成為了英雄!

在柴榮把自己關起來,不斷沉思冥想的時候,有人報告說樊愛能和何徽回來了。

是真的嗎?這兩個人居然回來了?柴榮真是納了悶了,他不明白,這兩位高官到底還是不是地球人?做出了陣前叛變,帶兵私逃,殺了皇帝的信使,還阻礙了救皇帝的後援部隊的事兒之後居然還敢回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身邊的張永德給了他答案——其實很簡單,兵家自古多勝負,打輸打贏有什麼大不了?誰沒有追過敵人,誰沒逃過跑?而且以後的仗還多著呢,不還得用他們這些人嗎?所以樊愛能和何徽才敢回來。

最後張永德面無表情地強調說,這樣的事真的沒什麼大不了的,常有,幾十年來一直就是這樣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