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
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部分,如果這是宋史 作者:高天流雲,大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終於良心發現,對自己第一次顛倒皇位時的錯誤有了修正之心。說他在二十二年間親眼目睹了大宋朝在他選出來的趙二的統治下走向了沒落,所以才想這次挑個強悍點的,用有性格的趙元佐來替換軟蛋趙恆,才這麼不顧一切再次下海。
不過,“良心發現”?請問一個在不久前還在成都殺人成性的老傢伙,他會突然間天良發現?
這個玩笑不靠譜。
第三,就比較切合實際了。請問王繼恩當天真的是一個人迫不及待地衝進政事堂找呂端說事的嗎?大宋皇宮裡頂尖大太監外加宣政使大人,會沒有幾個隨從?就算王繼恩本人利令智昏被騙進了詔書閣給鎖起來了,他的隨從們會連一個鎖頭一扇木門都砸不開?
這些都是疑問,不過第三問要留一下,等到太后出場後,以及新皇帝登基之後才能全面聯絡最後的結果,來一次總體解答。
那一天呂端步履蹣跚地晃進萬歲殿,等待他的情景就像是二十二年前的翻版。還是一個死了的皇帝,外加死皇帝的老婆大人。
物是人非,舊話重提,李太后這一年三十八歲,她比當年的宋太后幸運多了,有資格直截了當地向宰相說出自己的主張——皇上死了(宮車晏駕),立長子即位,這是順理成章的(立嗣以長,順也)。
很好,言簡意賅,擲地有聲,但是千不該萬不該,關鍵時刻她突然間底氣不足,又多加了四個字“今將奈何?”
她在問“現在怎麼辦?”
少廢了多少口舌,呂端立即跟進——先帝立太子,為的就是今天,怎麼能容忍有異議存在(豈容有異議邪)?
注意,這句話之後,李太后馬上就沉默了。正史中記載,從這時起,所有反對趙恆即位的阻力立即全部消失。而之所以會這樣,給出的答案是因為王繼恩不在。這樣李太后就失去了和呂端抗衡的力量,她不得不服軟。
真是這樣嗎?或許在皇宮內院裡,一個頂尖大太監的實力的確要超出身為外臣的宰相吧,那麼就算王繼恩本人不在,他的黨羽這時在哪兒?各級大小太監外加帶刀行走的侍衛們都在哪兒?如果真有這些勢力,就算呂端強悍到和滿清時的鰲拜一個等級,他的下場也是當場被拿下吧?
所以根本就不關王繼恩什麼事,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是李太后的意思。想要證據,那就請回憶呂端進萬歲殿之後,李太后所說的第一句話。
她開頭就表明了自己要幹什麼。如果她是被王繼恩所鼓動的,那麼只有呂端一人進來,這有多反常?王繼恩在哪裡?她這樣倚仗王大太監的存在,怎麼會在他缺席的情況下馬上就向宰相亮底牌?
這樣就敢比大小,她瘋過頭了吧。
不過這仍然蠻古怪的,比如說,如果真的是她太后陛下的一意孤行,那麼為什麼呂端這樣一句貌似稀鬆平常,半點營養都沒有的話就把她給瞬間凍結,徹底封口了?她為皇儲換人計劃所準備的武器庫裡不會只有這麼一句開場白吧!
這要從呂端回答的那句話裡找玄機。
“先帝立太子,正為今日”你小心了,這可是你丈夫早就準備好了的,回頭看一眼那具死屍,你覺得這位跟你睡了二十年的男人,他真的一點都沒察覺到你的動機?
你一直養著趙元佐的兒子趙允升,不管是不是因為你雖然也生過一個兒子但早死了,膝下荒涼才養著玩,你丈夫可都天天看著,會不知道?趙光義是什麼人,就憑你這個連開封城都沒出去過的女人就想在他面前當眾耍花槍?
你在找死。
敢找嗎?相信當天肥胖遲鈍,稍顯痴呆的呂端像堵肉牆一樣屹立在李太后面前,一定讓她產生出了一種幻覺。只要這堵肉牆向旁邊一閃,他背後就會突然一下子湧出她丈夫為這事留給她的“遺產”好了,女人話多,可聰明的女人明白什麼時候閉嘴,李太后選擇就此沉默。
貌似空城計再次得逞,但到底是不是空城根本沒法考證。就像廢除皇太子這種級別的狠招都敢出,會連自己的親哥哥李繼隆都不通知嗎?李繼隆也會被呂端這樣輕飄飄的一句話就搞定嗎?這些同樣也沒法去推敲,因為局勢就是這樣的平靜,李繼隆當時是個憑空消失的透明人。歷史記載,他不在現場,根本沒他什麼事。
直到這時,真正的主角趙恆才及時趕到。皇太子變身立即進行。
程式和二十二年前一樣,由趙恆站在他父親的棺柩前,再由副宰相、參知政事溫仲舒當眾宣讀遺制(該有的總會有的),把他由皇太子升格為當今的大宋官家。
身份確認完畢,所有人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