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2部分,如果這是宋史 作者:高天流雲,大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十五年前,皇帝說他“是大家子弟,能吃大酒肉,餘何所能!”到這時,皇帝要升他為首相,有人提醒說“呂端糊塗”,趙光義卻強調“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並且在當年的賞花釣魚宴上作詩以贈——“欲餌金鉤深未達,磻溪須問釣魚人。”

這是把呂端比作千古兵家第一祖姜子牙了。的確,呂端與姜尚同樣都是大器晚成,這一年呂端已經整六十歲了,是一位真正的老人。但是趙家的這位絕不放權,甚至不相信任何人的皇帝,卻給了呂端一份前所未有的特權與殊榮。

“自今中書事必經呂端詳酌,乃得聞奏。”——沒有呂端的認可,國家的公文赦令不許上傳皇帝!

在宋初,最鼎盛時期的趙普也沒有這份待遇

時光繼續流轉,當年英姿偉岸或者笑顏如花的人都成了過去,就在呂端得勢的當月,宋太祖趙匡胤的皇后,宋開寶皇后宋氏死了。

時年僅四十四歲。

這是無可置疑的皇后,曾經母儀天下,為宋朝後宮之主。她的死亡,依禮必須要有全體臣民,包括現任的皇帝在內全體默哀進行國葬。但是結果卻是,趙光義不為皇嫂成服(連喪服都沒穿),並且不準臣子們臨喪弔孝。宋皇后的棺柩被遷到他的姐姐,已經死去多年的燕國長公主(嫁給高懷德、曾經用擀麵杖把趙匡胤掄出家門的那位女士)的家裡,之後就殯葬在了普濟寺。

這位在寂寞中孤獨死去的女人連最後一點死亡者的起碼權力都沒有得到,她不能與丈夫、宋太祖皇帝趙匡胤合葬,就連她的神主(牌位)也不準進入太廟,等於是把她驅逐出了趙氏家族!

這樣的殘酷對待,連小戶人家的倫理底線都被打破了,到底是因為什麼?

有一個說法是,說她死後趙光義傳皇位給自己兒子的所有威脅才全部除掉,可以真正安心了。言外之意,也就是說,她在活著的時候還能再威脅到趙光義的實權。

或者說在趙光義死後她還活著,就能再以她的號召力把皇位重新奪回到太祖一系。

這太不可思議了,在歷史記載中,除了在“燭光斧影”之夜,她曾經命王繼恩去召喚德芳,既排斥了長子德昭,又讓趙光義感到了威脅之外,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她的身影。她非常安分,趙光義即位後命她移居西宮,她就去了;在雍熙四年,又命她移居東宮,她也答應,根本就是百依百順。

她的生命之路就是十七歲入宮,四十上歲死亡,只與年長她二十五歲的丈夫生活了八年,沒有任何親生子女陪伴。這些寂寞淒涼的數字,就是她的一生。權力根本就與她絕緣,退一萬步講,就算她死在了趙光義的身後,她也絕不是她弟妹的對手。

別忘了那位李氏弟妹的哥哥是誰——李大將軍李繼隆宋家卻誰都沒有。

唯一的解釋就只有趙光義本人的心靈了。昨天還感恩的事,過了一夜或許就會勃然大怒,當年哭著說出“共保富貴,無憂也”的心情,過了二十多年裡憂外患的日子之後,會變成什麼呢?

而且更古怪的是,後來趙光義的兒子真宗皇帝趙恆即位不到兩個月,就給自己的叔叔趙廷美、哥哥趙德昭、趙德芳追封名位,進行補償,可是對自己的這位嬸母,堂堂的開寶皇后卻一點表示都沒有,直到太宗陛下的玄孫神宗皇帝即位之後,才把她的神主升袝太廟。

這都是為了什麼呢?

不得而知,資料太少了。關於她的死,在歷史中還留下了兩個人的名字。一個是宋初時著名的翰林學士王禹偁。這位大佬和另一位知制誥田錫先生是最敢對皇帝說三道四的人,田錫更威猛些,不僅和皇帝對著幹,還時不時地拿宰相開刀,結果早在端拱二年,砍趙普時崩了刃,至今還沒康復。

王禹偁這次其實已經很小心了,他根本就沒敢在公開場合說任何話,只是在私下裡和自己的賓客說:“後嘗母儀天下,當遵用舊禮。”結果趙光義的耳朵太長,很好,非常好,吃我的飯,連我的家事你都敢管。給我滾出京城,到滁州當官去!

另一個人嘛是寇準。這一點辦法都沒有,這次不是他政治覺悟不高,更不是他突然間狀態大好,想和皇帝再操練一下,而是他個人的愛情問題。真不巧,他的老婆大人就是宋皇后的親妹妹,說穿了,他居然是光輝偉大既聖又德神勇無敵突然死亡的趙匡胤陛下的連襟

寇準的事先放一下,宋皇后的葬禮事件到此結束,他的電梯時刻還要再等幾個月,那時的速降感覺肯定會讓他覺得頭皮發麻滿眼金星的。

趙光義更加繁忙,風言風語都靠邊站,他有重要的軍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九八做星嫂

李一一

[網王]立海大的撿球替補

嬌綠

妖女修仙錄

無組織

甜心栽跟斗

閃啊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