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喬的中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部分,沉鸞孽,巴喬的中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邊界,二十萬大軍集結祈城,大有趁虛來犯之意。」
鸞夙聞言大為詫異:「如今北熙時值深冬,南熙將士北伐征戰,如何受得住?」她咬著下唇道出心中所想:「可會是詐人的?」
鎮國王面上露出一絲讚賞之色:「你小小年紀,能分析軍情至此,已然很是不易。」言罷卻又長嘆一聲:「原氏的兵力眼下都在與暄兒對抗如今閔州以南皆在本王旗下,本王又如何能信得過旁人,將北熙半壁河山放心託付?」
鸞夙見鎮國王對自己毫不隱瞞軍中之事,已隱隱有些不祥之感,道:「王爺的意思是」
鎮國王也不多賣關子:「實不相瞞,程家的兵力如今已啟程去前線支援暄兒,閔州以南只剩五萬將士守城。此次南熙若只是耀武揚威便也罷了,可若當真存了來犯之意,只怕本王麾下一時半刻無人能敵。眼下再從前線撤兵,莫要說來不及,即便來得及,本王也不會讓他們折回來,功虧一簣。」
鎮國王邊說邊看向鸞夙,蹙眉再嘆:「前有原歧,後有聶七,本王如今是腹背受敵」
鸞夙聽得越發揪心,緊緊咬著下唇,她深知鎮國王的擔心不無道理。雖說南熙士兵怕寒,然而作戰除卻講究地利,亦講究天時。此刻北熙正值原丶臣兩族爭奪天下,外御守空,最宜趁虛而入。倘若南熙兵力極強,以多敵少,速戰速決,只怕對鎮國王滅原大業影響頗深,閔州以南危矣。
而臣暄必有性命之憂。如此一想,鸞夙更覺憂慮起來,再仔細思索鎮國王特意相告此事的意圖,也有了幾分恍然。
方纏他分明是說,南熙率兵之人乃是慕王聶沛涵。
縱然自己萬般不願再與聶沛涵產生任何糾葛,然事關臣暄,鸞夙不得不慎重再慎重。
日期:2013…11…10 22:22
她想起了今次重回北熙時,朗星所言。聶沛涵分明曾向臣暄致函討要自己,並願意保兩國三年和平。只不過那時她雖回到北熙,卻尚未與臣暄重逢。
想到此處,鸞夙已明白鎮國王是在試探她的口風,遂沉默片刻道:「鸞夙雖為弱質女流,卻也不忍見兩國生靈塗炭,再添戰事。若有能及之事,還請王爺只管吩咐。」
此言甫畢,鸞夙瞧見鎮國王面上浮出一絲讚許之色,緊接著卻又眉頭微蹙,嘆道:「好孩子,你是什麼話若教我那不孝孽子得知了,可還了得?」
鸞夙垂下雙眸:「王爺不說,世子如何能知?」
「鸞夙!父王他並非此意。」朗星在旁聽得分明,見鸞夙生了誤會,急忙出口解釋。
鸞夙見朗星突然出口辯解,面色沉靜不變:「吉時將至,二公子預備撂下滿堂賓客?」她自覺言下之意,已足夠清楚。
朗星果然知曉其意,無奈跺腳向鎮國王臣往告退。鎮國王亦知朗星與鸞夙情同姐弟,便也並未多說什麼。片刻之後,屋內唯剩他們二人,鸞夙才又聽鎮國王謹慎問道:「相傳南熙慕王面如冠玉,勇猛無敵,恕本王冒昧相問,淩小姐難道不曾動心?」
鸞夙仍舊沒有抬眸:「此事無關風月。」
「那與暄兒呢?淩小姐前次拒了這婚事,又是為何?」鎮國王語中帶著疑惑。
鸞夙不欲多言此事,沉吟須臾,心想索性藉此機會斷了鎮國王的念頭,便鄭重道:「鸞夙不知世子是如何對王爺提起此事的,只怕王爺是誤會了我與世子。」
「哦?」鎮國王蹙眉側首,一副洗耳恭聽之意。
鸞夙這才將世人長久以來的誤會如實相告:「我與世子並未有過肌膚之親。」
鎮國王聞言大為詫異:「可你與暄兒」
鸞夙淡笑一聲:「世子與我,不過是掩人耳目罷了。王爺教導有方,世子乃無雙君子。」
鎮國王聞言,面上卻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半晌方道:「本王的兒子,本王最為清楚。他這個性子若是能忍到如今,只怕對淩小姐的心思不淺。」
鸞夙面上閃過瞬間即逝的紅暈,鎮國王看在眼中,再道:「本王膝下便只這一個孽子,自然盼著他快活度日如今他遠在前線,還請淩小姐如實相告,你對暄兒,可有幾分情意?」
鸞夙的雙手在袖中死死收緊,不知該如何答話。鎮國王倒也未再相逼,只靜待鸞夙回答。
時辰也不知過了多久,直至外頭再次傳來炮竹鳴響,鸞夙才知這一問已是避無可避,不得已作答:「世子乃人中之龍,鸞夙微賤,實難匹配。」
日期:2013…11…10 22:22
鎮國王聞言目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