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翅難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部分,新中華1903,插翅難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成了一個乳臭未乾,二十四五的毛頭小子,這讓楊士琦心裡多少對徐天寶有所不滿。
依照原定計劃,徐天寶一行人出發之後,沿著安南的海岸線走,到西貢、新加坡、檳榔嶼等地。再逆時針走一個大大的U字形,完成大清海軍第一次對南中國海海域的完整的大包抄,也完成大清帝國第一次對東南亞一帶華人居住圈的巡視和安撫,既宣示了主權,又成功地爭取了南洋群島上華人對大清王朝的支援和愛戴。
薩鎮冰大致估算了一下,這一路的行程加起來有數萬裡,沿途停靠的港口有英屬新加坡、麻株巴轄、檳榔嶼,荷屬日麗、巴達維亞、棉蘭、萬隆、三寶壟、日惹,美屬馬尼拉等一、二十個城市,估計繞一圈至少要三、五月之久。這真是一次長途跋涉啊。
由於此次是去東南亞各地宣撫華人,要為大清帝國撐面子,所以薩鎮冰做了兩項重大的改革:一是軍服一律採用英國海軍的軍服樣式,二是每人頭上的辮子不作硬性規定,願剪的剪,只留一頭長髮,以便跟南洋的華人保持一致。
另外,袁世凱還派遣遊擊蔡廷乾親自登上“海容”艦,這個人素有“鐵嘴”之稱,死的能說成活的,他的任務就是一路去宣講大清的好處,抵制那些革命“邪說”。
蔡廷幹(1861-1935)字耀堂。廣東省香山縣上恭都上柵村人,清末第二批留美幼童。留美期間,曾被分配到麻省羅沃爾機械廠學習。1881年蔡廷幹奉調回國後,分配到“大沽水雷學堂”學習。在以後的四年中,他除了學習有關魚雷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術之外,同時在英、美、法的外籍教官的指導下,學習電機,採礦、測量等課程。1884年,蔡氏在北洋艦隊實習期間,向擔任艦隊教習的英國海軍軍官學習了航海課程,畢業後被派往福建水師當一名士官,1885中參加了中法之戰,後調任“福龍”號魚雷艇管帶(武職正四品)並賞繪花翎頂戴。1895年,參加甲午之戰,被日軍俘虜囚禁於大阪。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李鴻章去世,袁世凱出任北洋大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