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翅難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1部分,新中華1903,插翅難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燒下關的,也正是這次進攻南京的主將,兩年前下命令火燒漢口的馮國璋。
太平天國時代,野蠻的清軍將領用三天不封刀的辦法鼓勵士氣,在攻下一座城池之後,放縱兵士在三天之內任意地奸!淫搶劫,直到第四天出示安民之後,這些行為才被“禁止”。南京人民曾經遭受過這種慘無人道的蹂躪。這次張勳正是採取了這個辦法,進城的前三天之中,南京又一次地化為人間地獄:雷震春的獸軍在南門,張勳的獸軍在北門,好像劃分勢力範圍一樣,挨家挨戶地進行搶劫,上自天花板下至陰溝,都因獸軍嚴密搜查受到破壞,只有搬不動的地皮沒有被搶走;甚至有一家被搶好幾次,搶光之後被獸軍放火把房屋燒掉了的。奸!淫與搶劫同時進行。不少婦女在秦淮河投水自殺。
由於討袁軍總司令是湖南人,而堅守南京城對北洋軍進行英勇抵抗的兵士,絕大部分也是湖南人,所以張勳恨湖南人恨得最厲害,湖南人的“亂黨”嫌疑也最重。湖南會館首先被查封。因嫌疑而被亂殺的湖南人不計其數。在大搶劫的過程中,城內大街小巷發現了形形色色的怪現象:有些兵土脫下軍衣,把步槍當作扁擔來搬走他們的“戰利品”,有些強迫人力車替他們搬運,有些則因搶贓物而開槍互擊。張勳打了一次勝仗,他的兵士點起名來卻少了很多,原來那些打完仗發了橫財的老總們,都開小差回到家鄉享福去了。
南京市民用罷市運動來抗議辮子軍的滔天罪行。張勳認為開門七件事要緊,強迫柴米油鹽等店首先開門,其餘一概不問。
滬寧火車首次恢復通車,之後南京許多人民又不約而同地舉行了一次“避賊運動”,車站上人山人海擁擠不堪,人人都急於要離開這個暗無天日的活地獄,對以後生活如何都來不及作任何打算。原來在三天封刀之後,辮子兵奸!淫搶劫仍然沒有終止,人民的生命財產仍然得不到絲毫保障。可是張勳卻吹噓辮子兵“紀律嚴明”,不承認有不法行為。他通電狡辯說:“諸軍巷戰,統將專事殺敵,間有一二不法軍人趁匪軍搶劫之餘,見物輒取,固所難免。”
袁在戰爭結束後頒發了大批勳章和晉級命令。張勳得到勳一位和江蘇都督的地位。
張勳做了江蘇都督,南京就看不見民國的影子,而完全退回到前清政府的時代。他絕對不允許他的兵士剪掉辮子,辮子是他的軍隊的特殊的標誌。他看見穿西裝的人就很生氣,看見有辮子的人就引為同道中人。因此,南京就有很多拖著辮子的怪物出現,扎假辮子的風氣盛行一時。他絕對不許用“前清”兩個字,認為在他的統治下,南京仍然是大清朝的天下。
他把都督府的大柱和棟樑都塗上一道硃紅色,把清朝總督原有的吹鼓手和炮手都找了回來,每天開吹三次,開炮三次。前清的官制和一切排場又都復活了,不但恢復了厘捐總辦、糧臺總辦、督銷總辦、道臺、知府、知縣等等名稱,而且一律都用“扎委”。南京城內就有一個知府——“江寧府楊”和兩個知縣——“江寧縣左”和“上元縣沈”。知縣衙門恢復了刑名老夫子、差快這些幫兇傢伙,縣太爺坐堂審案恢復了藤條、小條等刑具。那些腦後拖著辮子的官員要打轎子上院,要先遞手本,見了“大帥”要行跪拜禮,要自稱為卑職。這一切都是兩江總督衙門的老樣子。從前張勳被江浙聯軍趕出南京城時,城內警察曾經歡迎革命軍進城。張勳因此記恨在心,把他們一齊“革職”,用辮子兵代替警察站崗。隨即在北方招來了一批北洋警察。辮子兵的各營都用龍頭令箭,官長要穿前清的藍制服,營中不許懸掛民國的軍旗,要用紅色白邊的蜈蚣旗。民國的國旗也絕對不許懸掛,都督府門前大桅杆上掛的是寫著一個斗大“張”字的紅旗。
其實,張勳的動作袁世凱都是知道的,只是假裝看不見而已。但是徐天寶卻藉此抓住機會,大做文章——現在是民國了,張勳搞這套前清的做派就是搞復辟,搞復辟就是反對共和,反對共和就是叛亂。
民國初年時,雖然首都在北京,但是南京也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大城市了。許多為了逃避張勳辮子兵魔爪計程車紳們紛紛躲到上海避難,安定下來之後,紛紛要求嚴懲張勳。於是乎,在東北控制的報紙和電臺的大肆宣揚下,一定叛亂的大帽子就扣到了張勳的腦袋上。張勳進駐南京的理由也變成了意欲劃江而治,割據江南。徐天寶出兵平叛,合情合理。
張勳雖然不是袁世凱的嫡系,但是也是手下一條很能咬人的狗,袁世凱還捨不得懲治他。於是,袁世凱決定發一份電報給張勳,讓他有所收斂。
但是,這份電報還沒發出去,日本駐華公使向北洋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