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翅難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9部分,新中華1903,插翅難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製造10門大口徑陸炮的時間比生產同樣多艦炮的時間要短;第三是維護和後勤的便利,陸炮上艦之後,由於陸炮和艦炮許多部件可以通用,在結構上也有相似之處,對於維護將有很多便利。而且彈藥可以海陸通用,由於生產量的擴大,會顯著降低後勤成本;第四是陸炮上艦的陸炮結構更緊湊,重量、體積更小,所以只要解決好火炮緩衝問題,較小的軍艦可以安裝更大口徑的火炮,達到“小艦裝大炮”的目的,這會顯著增加中小型軍艦的作戰能力,尤其適合我國目前以中小型軍艦為主力的海軍;第五是陸炮上艦,使艦炮與陸炮技術保持同步發展,這會改變目前艦炮由於裝備量少,研製週期長、成本高昂等帶來的艦炮更新週期長,艦炮效能落後的模式。”
啪啪啪~~徐天寶忍不住鼓起掌來,這種理念如果是在21世紀提出,沒什麼好稀奇的,可是在20世紀初,還是由一箇中國人提出,那就是不同凡響了。
“妙計!”徐天寶說道:“那麼此事就有韶笙你全權負責。”
“是!”鄭禮慶起身,向徐天寶敬禮
嚴復始終覺得在軍艦上加裝陸軍炮不倫不類,他問鄭禮慶道:“那麼你打算在軍艦上裝哪種陸炮呢?”
鄭禮慶顯然是對陸炮上船一事早就有了腹稿,他笑答道:“主炮選用熱河兵工廠新出廠的240毫米重型加農炮,這種大炮炮膛底部為240毫米,炮口為180毫米,中間有2節炮管連線成,整個炮管有熱護套,最大可以打37500米。”
“37500米?那是多遠?”嚴復在心裡換算
鄭禮慶笑道:“就是七十五里地~”
“七十五里地?”嚴復的眼珠都快掉下來了
同樣有些意外的還有徐天寶,日本的金剛級戰列艦的365毫米主炮在改造後,主炮最大仰角可抬至43度,最大射程也不過就35450米。不過話又說回來,人家出來的是365毫米的特大號炮彈,自己的240毫米火炮出來的其實是180毫米的小炮彈。但是,徐天寶作為穿越中,並不迷戀鉅艦大炮。因為在他看來,這種戰術已經是落後的戰術了,未來的海戰之中,航母編隊才是王道。
徐天寶示意鄭禮慶坐下,又看了看躍躍欲試的秦國鏞,說道:“那咱們的空軍如何了?”
秦國鏞見徐天寶望向自己,便大聲答道:“靜海附近的機場已經建設完畢,昨天下午,兩家從熱河飛來的青龍級轟炸機也到位了。”
按照空軍部新上報國!防部備案的空軍飛機命名制度,國防軍空軍的飛機分為四類,青龍對應轟炸機、白虎對應戰鬥機、朱雀對應截擊機、玄武對應偵察機。
事實上,世界上第一支重型轟炸機編隊誕生於沙俄。1912年11月,位於俄國聖波得堡的波羅的海車輛工廠製造成功了一架巨型飛機。巨型設計者是伊戈爾…伊萬諾維奇。西科爾斯基。該機重4545公斤,翼展28米,裝有4臺74千瓦四汽缸水冷卻“百眼巨人”式發動機。人們給它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偉大號”。1913年底,西科斯基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架重型轟炸機。俄國人給它取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名字――“伊里亞…穆羅梅茨”。
當然,現在不同了,中國熱河飛機制造廠生產出了比這更大的青龍轟炸機。青龍轟炸機也是雙翼飛機,但是機身材料大量使用了鋁合金,機身安裝有四臺二百千瓦四汽缸汽油發動機,機身和機翼裝有6挺機槍,最多可載彈1500公斤,機身內出了專門有炸彈艙之外,並配有專門的投彈手,使用轟炸瞄準具和電動投彈裝置。青龍轟炸機機身長28米,翼展38米米,最高時速165公里,最大高度3500米。在這個天上沒幾架飛機的年代,這絕對是龐然大物了。
“才兩架?那麼少?”楊宇霆皺了皺眉頭,“我以為,最好是把日本海軍在海上就消滅掉,讓那些船上的日本陸軍全部下海餵魚,這樣也可以減少我們計程車兵傷亡。”
秦國鏞笑道:“楊參謀不要心急,這不是話還沒說完嗎?”秦國鏞接著說道:“這種大飛機的設計初衷是用來轟炸敵人的陸軍和兵工廠、碼頭之類的設施的,本身就不是用來打軍艦的。打軍艦我們有專門的飛機,叫做魚雷飛機。”
嚴復一怔,笑問道:“魚雷不是海軍魚雷艇用的嗎?怎麼你們的飛機也要掛魚雷?”
秦國鏞拿起兩支鉛筆,一橫一豎地比劃道:“這桌面好比海面,飛機從空中向軍艦扔炸彈,好比用一支筆的筆尖從空中去扎桌面另一支筆的筆桿,何其難?”說罷,秦國鏞又把豎著的筆倒臥下來,“但是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