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翅難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1部分,新中華1903,插翅難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子身形瘦長,留著些許唇須。但是搖桿挺得筆直,雙目炯炯有神。手中運筆如飛,鋼筋有力。小鳳仙只是微笑著磨墨,那男子也是一門心思的寫作,房間裡寂靜如郊野山林,只有一口座鐘不識好歹的發出滴滴答答的聲響。
“松坡,你寫的什麼?”小鳳仙輕啟丹唇問道
“軍國民篇~”蔡鍔頭也不抬地說道:“我認為中國之所以國力孱弱,生氣銷沉,主要由於教育落後,思想陳舊,體魄贏弱,武器粗劣等原因造成的。尚武不僅需要刀劍,而且更需要精神,禦侮不僅需要槍炮,更需要國魂。若要改變上述弊病,必須實行軍國民主義,欲建造軍國民,必先陶鑄國魂。”
小鳳仙問道:“那麼如何陶鑄國魂?所謂國魂又是什麼意思呢?”
蔡鍔搖了搖頭,一臉慚愧地說道:“我冥思苦想,亦百思不得其解!”
小鳳仙呵呵一笑,說道:“所以你就寫作此文,希望徐大總統能破解此中奧妙!”
蔡鍔抬起頭來,柔情地望著小鳳仙,“你呀~嘿嘿~!”
很快,蔡鍔的文章就刊登在了全國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許多社會名流學者也紛紛撰文發表自己的看法。
蔡元培遂發表《對於教育方針之意見》一文:“夫軍國民教育者,與社會主義舜馳,在他國已有道消之兆。然在我國則強鄰交逼,亟圖自衛,而歷年喪失之國權,非憑藉武力,勢難恢復。且軍人革命以後,難保無軍人執政之一時期,非行舉國皆兵之制,將使軍人社會,永為全國中特別之階級,而無以平均其勢力。則如所謂軍國民教育者,誠今日所不能不採者也。”蔡元培認為,軍國民主義或者說軍國民教育並不是一種最理想社會的教育,然而在中國,卻是今日所不能不採者,主要原因:從國外環境看來,我國處於“鄰強交逼,亟圖自衛,而歷年喪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