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7部分,王妃在上,這就是結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法了,提前把村裡的人轉移走,把水放過去,淹了這個村子,卻能解了整個應天城的百姓的圍困。這些村裡的人,我們自然是找地方安置,他們明年的生活,還有住處,我們給解決”
蘇將軍慢慢的從地圖中抬起頭來,嘆了口氣,他依然是不贊同,但是現在確實沒有別的辦法,應天城被這樣泡下去也不是辦法,城裡不比城外,把水引到開闊地,起碼傷不到人,這泡著城裡,每天都會死人。
蘇沐勁點頭道:“是啊,爹!我們自然是想辦法叫水淹了家和地的百姓們能過日子,這就行了,現在最重要的,是解了城中的圍困!”
賈玄毓看了看,同樣也是想不出別的辦法。
幾個人捲起地圖,坐下慢慢的商量,最後只能定下,還是在西邊挖出來一道溝渠,將暴漲的河水引到旁邊的農田去。
雖然那邊一大片的農田也就會淹了,但是這樣能救了了整個應天城還有周圍方圓幾百裡的百姓。
當然,這樣的事情他們幾個就做不了主了,要趕緊的派人去給皇上去加急信,請示一下。商量定了,當場寫了摺子,命人即刻騎馬往京城送去。
那一個村子的人的安置問題,沈峻熙便找官府來承擔,那個村由知府和下設的縣衙來解決百姓住的地方,至於百姓明年的吃飯,依然是找本地的大戶人家來募集銀錢,這也好解決。
再說王府裡。
蘇沐涵也沒有閒著,沈峻熙叫她找大夫,弄一些防止疫情的藥,因為大災之後必有疫情,這都是知道的。
自古華夏就多災多難,前朝的時候,早已經有了很多的經驗教訓。
之前送給西北那邊的藥材,有一部分就是蘇沐涵找來的,她也有些經驗了,找來了大夫,吩咐他們開幾個防備疫情的方子,最好是湯藥,滿城的撒一點,在施粥的時候,旁邊也煮上這樣的湯藥,來了人全都喝一碗。
將這件事定了,沈峻熙就回來了,把商量定的方案告訴了蘇沐涵,蘇沐涵聽得也是半晌無語,不知道說什麼好。
在等待皇上聖旨的這段時間,沈峻熙就開始叫人疏通各處能疏通的地道,救人,安置城中的百姓。
應天城這一場突入起來的水災,在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大家誰都沒想到,因此統計死亡人數的時候,真的很震驚,幾乎每天的人數都在快速的往上增長,城外有個村子,甚至一村的人,全都叫水給淹死了。
這樣的情況,也趕緊的彙集起來,往皇上那邊報,以便皇上儘快的做出正確的選擇。果然,朝廷裡慢了幾拍,才反應過來,應天糟了大災,而且很嚴重!朝廷這才震驚,重視起來。
沈峻熙這邊已經派了衙役去那個村子,和百姓們商量,勸他們。有城裡知府衙門的人,也有當地的縣衙的人,這些人本就是和百姓打交道的,也好互相的說話。
當然大部分人都不願意,他們本來慶幸,自己的家沒有被淹呢!現在可好,直接要把水引過來!給誰,誰也不會一下子就想通了。
不過縣衙的人做這種事情比較的拿手,以前多用威脅手段,這一次不用,因為這事牽頭的是永平王爺,都已經拍胸脯保證這些人今後的住處和生活,一兩年之內,保證安頓好了。因此只將這事給百姓也保證一番。
且不說這些人怎麼說動百姓。
皇上的聖旨在十天之後就來了,同意沈峻熙的意見,叫他安置好那個村的百姓現在和後續兩年的生活,另外,還承諾,朝廷的救災銀子很快的就會發過來。
這個沈峻熙倒是不指望,因為一提到銀子,朝廷向來是要糾葛很長時間,朝臣們都要紛紛的提意見,講難處,銀子很難撥出來。
沈峻熙早就把這一點想好了,江南的大戶人家本來就多,應天城更是王侯爵勳人家眾多,這樣的人家,每家拿出來三五千兩,根本就如九牛一毛,而彙集起來,五八家的話,就是三五萬兩的銀子,這些銀子,足夠百姓安置,重新蓋房子了。
聖旨一來,那個村子的百姓就開始搬家,大部分人都弄得悽悽慘慘的,哭著鬧著離開了家裡,跟著衙差走了。
兩天搬完,接著就把豁口給挖開了,暴漲的河水一下子衝到了西邊,淹了整個村子和田地。
而城裡的水,登時就下去了一多半,原本淹了的房子,這才露了出來。
那個村子的百姓,沈峻熙果然就專門的跟進,親自過問,衙差把百姓安頓好了,他還過去看過,縣衙的人果然還算是盡心盡力。
之後的兩天,水慢慢的往農田周圍擴散,衙門的人帶著又在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