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部分,香溢天下,指環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此也看了不少典籍。除此之外,他也時常與寒門士子以及平民百姓們商討,對此心中早有所想,付諸於筆下不成問題。

這些考題雖然多,但真正體現一個考生水平的卻是最後的策論。李宿宸也聽李明義提起過,曾經有不少考生對第一部分的考題太過精雕細琢,反而耽誤了策論的時間。

於是李宿宸打定主意,先從策論寫起,再將剩餘的時間留給那一百道考題。那一百道考題要的並不是長篇論著,而是直指論點,精闢論述,做到一目瞭然。否則哪個閱卷官有時間細細將每個考生一百道試題的答案一一細閱?

李宿宸將策論的論題一一研讀,策論的論題是三選一。第一個論題是關於治水之道。近兩年大夏水患頻發,朝廷為此投入了大量錢銀。但解決水患的方法眾人皆知——修建河工,懲治貪腐,確保河工款項能夠真正用於河流引渠以及堤壩修築。只是修建河工易,懲治貪腐難。而且怎麼寫也寫不出新意來,只怕難以得到閱卷官的青睞。

第二道策論,則是關於朝堂開科取士的,其中也包括如何懲治考試過程中的*現象,所謂的“送水錢”自然也在其中。更大的問題只是,舉子的選拔或多或少都與朝廷中的黨派之爭有關。往屆的解元、會元甚至於殿元大多為朝堂中大臣們的門生或是親戚,毫無背景的學子可以說是沒有出頭之日。這樣的考題,說白了只是朝廷做個樣子,讓天下的寒門士子們知道,朝廷也是為他們著想的,也想為他們的前途盡了力,給他們提意見的機會。只是這意見最後能不能透過鄉試,那是個問題。這樣的考題,又費腦子又容易得罪人,李宿宸是不會考慮的。

第三個論題倒是勾起了李宿宸的興趣。論商賈之道。在大夏,雖然並沒有到重農抑商的地步,但多少在世人眼中,除非是富甲一方連朝廷大員都刮目相看的巨賈,甚至於與朝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比如楚家與陸家,其餘的商販甚至於富賈,論口碑遠遠不及農戶。但商賈的發展是否就真的不利於大夏的民風?商貿往來到底對大夏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

李宿宸託著下巴,眯著眼睛想了想。他忽然想起了李曉香,想起了李明義打在她臉上的一巴掌,還有李曉香的溢香小築。

抿起唇角,李宿宸閉上眼睛,腦海中思緒泉湧。片刻之後,他撩起衣袖,執筆在紙上迅速寫了起來。

不知道過了多久,空氣中隱隱聞到湯飯的香味。

微微抬眼,李宿宸就看見考官帶著十幾名端著飯菜的兵士走了過來。這些飯菜有魚有肉,甚至配了上等的茶水。但卻並非每個考生都有這等待遇。這些茶飯都被送去了那些塞了大把銀子的富家子弟的號屋。

李宿宸摸了摸鼻子,看來這“茶水錢”還真是一分價錢一分貨啊。

小半個時辰之後,等到這些富家子弟都用完了午飯,考官才懶洋洋地為其他考生派飯。李宿宸抬眼看了看日頭,未時已過半,只怕大多數考生都餓到頭暈了吧。

當一碗飯被送到李宿宸的面前時,他皺了皺眉。飯是夾生的不說,只有孩子的拳頭大小。沒有半點油腥,只是蓋了兩片泛黃的菜葉。

這樣的飯菜對那些大魚大肉的學生來說自然是難以下嚥的,但他李宿宸並沒有那麼嬌貴。三兩口將飯菜嚥了下去,李宿宸埋首繼續作答。

又不知過了多久,原本懶洋洋坐在案前的三位監考官忽然紛紛起身。按道理,這三位監考官本該在院中輪流巡視,如今卻在偷懶,聽聞朝廷派來的巡監竟然來到這裡,他們前一刻正整理衣衫小聲埋怨著怎麼會跑來這裡,後一刻便堆滿笑容迎了上去,翻臉比翻書還快。

巡監面對三位殷勤的考官,皺起了眉頭,冷聲道:“此時,三位大人本該在考院中巡視,齊齊來到本官這裡,如何巡考?”

“這”三位考官面面相覷。

這位巡監不是別人,正是大理寺少丞蘇仲暄,五年前的殿試第一名,皇上欽點的狀元。雖然是狀元,但是能在五年內做到大理寺少丞這般正四品的的狀元,放眼大夏的歷史,找不出第二位。蘇仲暄能有今日,靠的並非父親的庇廕,也不是因為母親淳翎公主與皇上的姐弟情誼,而是他本身才華過人,敢作敢為,再加上他所娶的並非朝中權貴之女,在皇上的眼中留下了不結黨的好印象,曾經一年被拔擢兩次。

在皇上的眼中,蘇家是清流。就是滿朝文武都點頭的事情,只要蘇氏父子皺一皺眉頭,皇上便要考量一二。當然,這也是因為當今聖上是明君,倘若換了前朝的亡國昏君,蘇家這般耿直,只怕已經被滿門抄斬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年代小富婆

笑傲網路

蛇女

璇墨

捉鬼班長

旅遊巴士

無上皇尊

暖暖

官道紅塵

泰山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