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部分,九重紫[完結],淋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映雪去了棲霞院,花廳裡的人打牌的打牌,說笑的說笑,一直鬧到了三更,才陸陸續續地散去。
王映雪松了口氣。
扶王映雪的丫鬟嘴撅得老高,不滿地道:“小姐不該勸大奶奶,您看,這哪裡是辦喜事的樣子?”
“休得胡說。”王映雪皺著眉頭喝斥那丫鬟,“我給人做妾,難道是什麼光彩的事不成?大奶奶來了,也不過是白白受辱罷了。你以後說話當心點,若是再讓我聽到這樣僭越的話,我立刻送你回南窪。”
丫鬟聽著,立刻紅了眼睛,曲膝道:“奴婢再也不敢了。”
王映雪還是有些不放心,反覆叮囑丫鬟:“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你老老實實給我待著,切記不可惹是生非。”
小丫鬟唯唯應是。
有人通稟道:“七爺來了!”
王映雪眼睛一亮。
竇世英快步走了進來。
王映雪忙迎了上去,曲膝行禮道:“七奶奶知道不知道?”
“知道!”竇世英笑道,“就是她催我過來的。”
王映雪聞言有些激動:“多謝七奶奶全了我的顏面,我以後會把她當嫡親姐姐般尊敬的。”
“難道從前你沒有把谷秋當成嫡親姐姐啊?”竇世英開玩笑道,“我早跟你說過,谷秋是很賢淑的人。”
王映雪笑容滯了滯,道:“這件事,是我不厚道,我虧欠谷秋姐姐良多,怕她煩我,縱然心裡把她當嫡親姐姐一樣,卻不知道她是不是把我當嫡親的妹妹現在看來,倒是我多心了,我到底不如姐姐那樣寬懷大度。”
竇世英呵呵地笑,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
王映雪目光微沉,但很快恢復了笑意。
迎了灶王掃了塵,就到了大年三十。
東、西兩竇一起回北樓村祭祖。
王映雪低眉順目地跟在趙谷秋身後,有人的目光落在王映雪身上時,牽著母親裙子的竇昭就會甜甜地喊“王姨娘”,眾人恍然,紛紛誇獎王映雪的模樣兒好,俞嬤嬤就在一旁解釋:“是南窪王家的姑娘。”羞得王映雪臉皮紫漲。
母親就喝斥了俞嬤嬤幾句,再有親戚問起王映雪,俞嬤嬤再不也多說。
竇昭只恨自己年紀小。
王映雪感激地望了母親一眼。
母親視若無睹,繼續和族裡的親戚們說笑。
可王映雪的身份還是傳了出去。
春節期間,王映雪躲在家裡不願意出去給親戚們拜年:“都是正經的奶奶,我跟著,不太合適。”
俞嬤嬤笑著勸道:“有什麼合適不合適的?奶奶有王姨娘在身邊,一來有個伴,二來也有個服侍茶水的人。”
王映雪十分尷尬,父親不由皺眉,朝母親望去:“這可是你的意思?”
母親低頭喝了口茶,淡淡地道:“既然如此,王姨娘就留在家裡吧。也免得動了胎氣!”
父親欲言又止。
母親抱著竇昭出了門。
父親立刻就跟了過來,低聲道:“你這樣,只會讓親戚們看笑話。”
“我知道了。”母親面無表情地道,“等孩子出生了,我要不要跟親戚們說是早產呢?”
“你!”父親怒目而視。
母親已快步上了馬車。
父親跺了跺腳,半晌才不情不願地上了馬車。
竇昭把自己埋在車廂裡的大迎枕間,深深地嘆了口氣。
母親的擔心還是有道理的。
這種事雖然瑣碎,卻讓人心煩。
好比一隻落在身上的跳蚤,你不理,他咬得你渾身癢癢,你要是把他當個事,又說不出口。
父親不是說要把王映雪送到莊子上去嗎?
等過完了年,得提醒父親一句才是!
竇昭琢磨著,迎來了三歲的生辰。
父親、母親、王映雪、祖父、祖母、丁姨奶奶、舅母、幾位伯母都送了生辰禮物給她,母親以壽麵回禮;家中的僕婦在院子裡給她磕頭拜壽,母親賞了他們每人五錢銀子。他們歡天喜地的,比過年還要高興。
元宵節收了燈,風吹在臉上沒有了寒意。
該春耕了。
竇昭在心裡道,吵著母親要去看祖母。
母親很驚訝:“過年的時候不是見過了嗎?”
“沒說成話。”竇昭道,“祭祖的時候祖母遠遠地站著,吃年夜飯的時候祖母一聲不吭,爹爹又要我陪著祖父守夜大年初一我去給祖母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