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織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章 分糧,穿書:甜妹在七零,月上織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交公糧那天大家早早的來到了倉庫,大家把糧食都裝在麻袋裡,放進拖拉機裡堆放好。 除開預留的種子,把糧食都拿去上交了等評等級,後面分糧。 其餘的放在牛車上,人力推拉車或者用扁擔挑著。大隊長看準備的差不多了,清點了一下數量,出聲大喊道:“周華,你開拖拉機先去糧管所排隊,我們後面趕來。” 因為向榮大隊位置還是離鎮裡比較近的。周華開了十幾分鍾來到了糧管所,因為開著拖拉機周華是第一個來的,把車開進去。 看見糧管所裡面有一個收糧磅點。有三個工作人員,一個負責檢驗糧食的品質,一個司磅,一個負責入庫 周華剛把東西卸完了,就看見大隊長他們進到了糧管所,招手喊到,“大隊長你們快過來,要檢驗糧食質量了。” 只見,負責檢驗的工作人員過來了,從中抽取了幾袋看了糧食的質量,對大隊長說道:“你們向榮大隊這次的質量還可以,達到了二級的標準,今年你們可以少交一些公糧,多分一些糧食了。現在可以去過秤了。” 大家把糧食放在秤上,一遍遍的過著,旁邊有人記錄著。 十分鐘後,向榮大隊帶來的所有糧食已經稱完了,一共有一萬多斤。因為曬的比較乾燥,水分沒有多少,就沒有扣多少重量。 等把公糧入庫之後已經是十多分鐘後的事情了。眾人此時興奮不已,因為今天比以往優先完成了,可以在下午前趕回家裡做飯吃,而不是啃乾糧了。 大隊長和村支書沒有回去,他們還需要等糧管所統計好,弄完成之後,才知道今年能分到多少的口糧。等把這些事情搞完半小時過去了,兩人面無表情的離開了糧管所。 大隊長和村支書到了向榮大隊後才相視開懷大笑了起來。可見,今年分的口糧還可以,不用擔心餓肚子了。 大隊長和村支書叫了一些隊員還有周華去糧管所把分的口糧拉了回來。拉完糧食之後周華把拖拉機還給了公社。 第二天,大隊長計算了這段時間的工分,在集合點開始了分口糧。 大隊長拿著喇叭喊道:“現在開始分糧了,大家準備好,我念一個來一個。大家不要都擠到前面來。” 新到的知青這次沒有分到多少的糧食,因為他們才來沒有多久。不過,可以先在大隊裡面借,明年再還就可以了。或者用錢買糧也是可以的 陶桃和李紅月選擇了借一百斤的原糧和二十斤的細糧加上工分換的也夠了。 之前,她們兩個修房屋已經拿了很多錢,要是這次還是用錢買也太顯眼了。 女孩子在鄉下拿出那麼多錢會被一些不懷好心的人盯上,雖然現在這個時代有流氓罪,但是受傷的是自己。而且糧食太多了,放在房屋裡容易招人惦記。 大隊裡面的成員手裡都拿著麻布袋和筐子等著大隊長念自己的名字。 王大牛,你家是六個人拿工分,一共是可以換六百斤的原糧。 劉濤 ,你家是十個人拿工分,一共是可以換一千斤的原糧 李明,你家是三個人拿工分,一共是可以換三百斤的原糧。 …… 大隊長念一個人的名字就有一大家人去旁邊領取原糧。過了秤之後帶著糧食離開了集合點。如果要用原料換細糧就提前告知,旁邊的人會給進行兌換的計算。 現在,很多都是沒有分戶的。一戶裡面有父母,兄弟,孫子,而且現在都是誰家生的男娃多誰家就有一定的話語權。 現在是講究人越多越好,代表著繁榮興盛。別看,用工分換的原糧有幾百斤,其實大隊裡面的隊員都是拉緊褲腰帶過日子,勉勉強強不會餓死罷了,每家家裡人口多,相應的需要的糧食也多。 分糧食這麼重要的事情,在統計前就問過隊員,看有沒有遺漏的,這樣就不會在分糧的時候出現差錯,後面有人來鬧事。 日落西山,忙活了一天,剩下的人把集合點收拾乾淨,大家此時臉上都帶著微笑。 今天大隊大部分晚上的晚飯都吃的飽飽的,就算是日子過的再不好的都加了一些細糧進去。 在交完公糧後,大隊次日會休息放假。 這樣,也是讓全體成員可以好好休息一下,因為收公糧是很費時費力費物的。雖然這次因為有了拖拉機可以輕鬆很多,負擔對於大隊來說減輕了許多壓力。 其實,陶桃和李紅月對分多少糧食其實沒有多少的感覺,實在是她們兩個人才下鄉沒有多長時間。從來也沒體驗過餓肚子是什麼感受,所有對於分糧的感覺不是很感同身受。 晚上,知青院晚飯後,陶桃感受到一些分糧的變化。今天晚上知青院吃的比平時豐盛了許多,其他老知青的碗裡細糧和粗糧的比例有了明顯的變化。 晚上陶桃躺在床上想著終於忙完了,明天可以去宅基地看看房屋修建的進度到那個階段了,陶桃搶收時知道了不繼續修建。 但是,由於一日比一日分配的任務重,就沒有前去看,也是因為和知青院是兩個相反的方向。 第二天,陶桃吃完午飯,揹著離開了知青院,前往了後山自己修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