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部分,hp之教母天下`,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負責計算時間,大家各抒己見,最終由小組長展示本組的想法。這個過程中,孩子們不僅學會了旅遊的英文表達方式,還鍛鍊了時間規劃、組織協調、判斷推理等能力,最終理解了三角形的表達和屬性。
就是說一節的數學課教了我們靈活的應用所學的知識,又讓我們學了語法課,同時培養我們的合作能力和競爭意識,再加上組織規劃邏輯推理的培養,這都一箭幾雕了?能不佩服老師的精明嗎?
第四,英國的學校會真的致力於培養素質人才,讓學生全面發展。
拿我來說,小學沒實踐課,初中是一個巴掌都數得來的幾次,高中更是淒涼,我讀的是物理也沒多少機會碰到實驗器材。
在聖約望小學,很注重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哪怕花上數月時間,器材啊什麼的反而是其次的問題,上科學這門課的老師Carol先生曾要求我們親身動手收集資料研究月相變化的過程,並帶領大家體會其中的困難與樂趣。這份作業持續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每天觀察月亮何時出現何時消失,並及時記錄,精確到幾時幾分。要知道,這須要常常半夜三更甚至凌晨去觀察,難度絕非一般。地球上的人每天能看見月亮的時長通常為12小時,相鄰兩天出現及消失的時刻相差約半小時。一個月中的天氣必然有多種變化,有些困難還無法預料。長達一月的觀察結束以後,我們根據所得資料繪製月相變化的柱形圖。我們全班同學在Carol先生的帶領下,二十多人共同努力才完成柱形圖,那一刻還頗有成就感。這期間,Carol先生讓我們保管實驗器材(包括貴重的望遠鏡),還教我們怎麼做好保養的工作。一次作業下來,我基本瞭解西方科學家細微的觀察力強大的邏輯推理過程嚴謹的實驗結論無比的耐性是來自哪裡了。都是人民園丁的功勞啊!
第五,體育課啊體育課,你還真是我心中的痛啊。
以前讀書的時候總是逃掉體育課去自習。結果每次考試都是吊車尾,雖然我也覺得無所謂就是,反正考多少分一點影響都沒有。
現在,我初次接觸到那麼多種從沒玩過的運動,真不好過。我的體力不算是好的,只能說是還可以,而且我比其他小孩子還要小兩歲。幸運的是,我可以讓弗農姨父輔導我,再偷偷的用魔法作弊要拿一個“O”也不是難事。
第六,培養思維模式比死記硬背一些知識重要。
你讀小學時,遇到不會的怎麼處理呢?Sue是先翻課本,再不懂就問父母,父母不懂就問老師,老師不懂就忽略它。反正老師都不懂了,肯定不會考到了,忽略也無所謂。
在聖約望小學,不懂去問老師,老師會回你,不懂就去圖書館啊,問我幹啥,我只負責引導你的思維思考你查了圖書館也無法解決的問題,以便你能找到你的答案。
久而久之,Susie便從一開始的不解到後來的佩服了。
聖約望小學老師的教學理念就是讓孩子面對自己不懂的東西知道到哪裡尋找答案。老師沒有像中國課堂那種灌水式灌輸知識,但老師會想方設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無邊無際的知識海洋,讓孩子對要學的東西感興趣,主動去尋找相關知識來學習。老師也不會要求我們死記硬背公式定理,卻教孩子自己抓住那些問題去觀察、怎樣分析資料、從什麼角度切入找答案。除了教學要求必須做到的以外,老師還會引導孩子自主學習。
幾次作業之後,Susie已經懂得到圖書館的電腦和微縮膠片系統查詢自己需要的各種文字和圖片資料了。其實,Susie本來也是懂得,畢竟Susie已經混到大學了,自主學習早就會了,只是沒想到英國竟然是小學生自主學習水平在20年前就達到現代中國大學生的水平而已。而且,微縮膠片系統是很貴的,Susie的大學現在都沒配置上,估計全國大學配置上的也不多,領導們大概會說這東西又可有可無,就忽略了吧。(Susie認為其實不是這樣的,很多時候我們能找到文字材料,但專業的圖片卻極少。)所以,Susie要重新學習如何使用電腦和微縮膠片系統。(從第四代的電腦到第五代簡直是質的飛躍,Susie不得不重新學啊!)講到圖書館,我就覺得我交那麼多學費一年也值了。(學費高達10000英鎊一年,真不愧為貴族學校,真貴啊,要知道讀公立小學的話,是不用錢的。英國的教育旨在幫助學生儘量發展個人才能,並將這些才能加以培訓,進而貢獻社會。英國法律規定家長必須確保年齡在五至十六的子女接受全日教育。英國約有百分之九十三的兒童在公費資助的學校讀書,即國立學校;其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