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日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3部分,未來接收器,抵制日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力。原因是簡單明瞭的,就是這裡面的技術難度不一樣。 海水淡化西輸工程是個浩大的工程,但是其中的技術難點都有了完美的解決方案,像什麼海水淡化、大功率水採、隘道建設、管道製造、動力來源等等,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都可以實現了。只要下定決心做,國家政策允許,資金鍊不斷,人力物力能夠跟上,那麼就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這個工程。
圍海造田工程可就不一樣了,裡面有太多的難題需要克服,像什麼抗海水壓力的材料,如何避免水下都市受到洋流的影響,抗颱風的裝置如何建造等等,都是未解的技術難題,很多院士都是技術方面的瘋子,見不得技術難題。一看到就手癢癢,希望能夠找到解決的辦法。水下都市的建設,也有人想過,但是一想到想實現這個目標,所需要消耗的天文數字一般的研究經費,院士們就放棄了這個念頭。
現在不一樣了。銀河實業能夠提供他們從事這方面研究,所需要消耗的研究經費,說不定還能夠直接提供相關的技術,對這些院士們來講,他們可說是有福了。
“各位老前輩,你們有什麼話就說吧劉士卿笑道。
有了劉士卿這句話,在場的十幾個院士的話匣子全都開啟了。紛紛提出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像什麼我是不是能帶著學生一起來做圍海造田工程或者是海水淡化西輸工程,什麼能不能撥點研究經費呀之類的,劉士卿全都一一的耐心的做出了回答。
末了,劉士卿道:“各位前輩,吃白食肯定是不行的。這兩項工程都是採用商業化運轉的方式,是要講究投入回報比的,不肚戲合了某位院士幾百萬研究經費。結果什麼研究成果都才冰列。也不能說那位院士帶著學生,到工地上晃悠一圈,我好吃好喝的招待,讓其調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的資料,其卻一點忙都不肯幫,這是不可能的。我劉士卿不做吃虧的買賣,咱們既然是合作關係。那就要互惠互利,不能一方吃虧,另一方佔便宜,要雙方都得利才行。這點,我希望各位前輩明白,想在我這裡混水摸魚,肯定是不行的。”
盧永祥點點頭,他跟劉士卿打交道的次數不少,知道劉士卿是個什麼脾氣。合作可以,但是一定不能使那種光索取不付出的合作。華夏科學院跟劉士卿的幾次合作,得到了許多。同樣也付出了不少。
盧永祥等人一直在老郭家坐到了半下午的時候,等到吃過午飯後,到了天傍晚的時候,這才告辭。在這期間,劉士卿跟他們說了很多,主要是關於海水淡化西輸、圍海造田兩項規模浩大的工程的。這兩項工程一旦能夠建設完成,那麼對於整個華夏來講,絕對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海水淡化西輸工程的意義就不用說了,劉士卿在向一號首長等人做專題彙報的時候,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而圍海造田工程,主要意義還不在意水下都市能夠安置多少人口,能夠製造多少良田,生產多少經濟作物出來,最主要的還是在於對海洋的深層次、立體化的開發利用。
水下都市一旦建設完成。那麼人們在海洋之中就有了一個穩固的立足點,在軍事上,等於把防線向前推進了數百里,相當於變相的延伸了導彈的射程,將大炮架設到了敵人的家門口。
說得嚴重一點,就是建設了幾座不會移動的航空母艦。
從民用的角度上來講,水下都市的意義同樣非同一般,海洋歷來被尊為寶庫,海水中蘊含著大量的礦物質,有著豐富的海洋資源。水下都市建成後,對這些資源的開發利用,將會更加的便利。
盧永祥等人走的時候,都非常的興奮。他們認為自己真是趕到了好時候。到了他們這個層次,金錢、權勢對他們來講,已經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了,他們需要的是青史留名的機會。就像兩彈一星的元勳們那樣,在華夏的發展歷史上,留下濃墨重磐的一筆。兩彈一星這樣的重大課題,並不是很多,但是海水淡化西輸工程和圍海造田工程絕對算是跟兩彈一星同等量級的課題。尤其是圍海造田工程,一旦建成,別說是在華夏史了,就算是整個世界的發展歷史上,都會留下他們的名字的。
老郭家就剩下劉士卿他們還有郭仕錯、宣桂芳還有郭仕達夫妻、郭仕勳夫妻了,他們坐在一起,說一些只能夠在他們中間說的話。
“爺爺奶奶,二爺爺二奶奶小三爺爺三奶奶,現在就剩下自己人了,我就有什麼說什麼了。我需要你們的幫助。”劉士卿直言道。
“士卿,我們不是一直在幫你嗎?”二爺爺郭仕達笑道,“你現在可是咱們華夏科學界領軍人物之一,你要做什麼,我們焉敢不幫呀?誰要是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