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部分,臥龍生 飛燕驚龍,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隱身在巨松上的陶玉,不但聽得崑崙派中部份隱密,而且還意外地聽得了霞琳的訊息。當下精神一振,躍下巨松,尾隨著童淑貞追去。
金頂峰後面,是一道五六百丈深的斷崖,崖底一片漆黑,景物難辨,如非有童淑貞引路,陶玉還真不敢冒險下尋斷崖。
下了斷崖後,即轉入一道狹谷,兩邊峭壁夾持,仰臉一絲天光。這道狹谷,當真是名符其實,兩壁之間,只不過一尺多點,勉強可以容一人通行。
這條狹谷,雖然很窄,但並不很長,大約有一里左右,已到盡處。
尚未出谷口,先聞到一陣撲鼻清香,沁人心肺,頓使人精神一爽。
陶玉擔心行蹤被人發現,不敢過於逼近童淑貞,隱身在谷口暗處,打量谷外形勢。
只見四面高山環抱著一塊貧軒,千萬株含苞梅樹,密佈其間,四周高山積雪,中天一輪皓月,雪光、月華,映照著一片含苞梅樹,香風陣陣,景物清絕。
但陶玉卻無心鑑賞這幽美如畫的風景,略一打量谷外形勢,目光又落到童淑貞的身上,只見她繞著梅林小徑,向裡面走去。
陶玉縱身一躍,已到林邊,借梅林掩護,尾隨在童淑貞後兩丈左右處前進。
穿過梅林,到一座斷崖下面,緊靠著斷崖有三間新建的茅舍,竹籬半掩,燭光滿窗,屋中人似乎尚未安歇。
陶玉隱身在一株梅樹後面,看著童淑貞穿過竹籬,向那座茅舍中走去。
他心中暗忖道:這地方雖然風景絕美,但如讓沈霞琳一人在此,實在是夠寂寞了。
一向心狠手辣的陶玉,不知不覺間也陷入了情網,沈姑娘在他心中佔的地位,愈來愈重要了。
且說童淑貞走入竹籬後,連叫了數聲沈師妹,不聽有人答應,又連呼幾聲師伯,亦不聞相應之聲,不禁心中發起急來,緊走幾步,到了務門外邊,伸手一推,房門應手而開,原來兩扇門都是虛掩著的。
童淑貞一躍入室,燈光下只見澄因大師的鐵禪,和霞琳的寶劍,都好好地放著未動,心中鬆下了一口氣,暗道:這半月來風雪未停,難得今夜放晴,又有這樣好的月光,也許他們出去賞月了。
她在茅舍中坐了一會,靜想一陣,又覺著事情不對,因天色已快三更了,就是去賞月,也早該回來了。
心念一動,霍然離座,一個縱身飛出茅舍,剛剛腳落實地,驀聽一聲大喝道:“什麼人?三更半夜來此做甚?”
隨著那大喝聲、竹籬外流矢般射進來一條人影。
童淑貞已聽出那是澄因大師聲音,急忙向旁邊一閃,答道:“師伯不要誤會,晚輩是童淑貞,奉了師父令渝,來接沈師妹回去。”
老和尚來勢快,收勢亦快,僧袍拂處,急撲的身軀突然收往,長長嘆了口氣,道:
“你是來接琳兒的嗎?”
童淑貞定神看去,月光下,只見噎因慈眉愁鎖,滿臉憂愁疲倦,不覺大吃一驚,道:
“師伯,你你老人家怎麼啦?沈師妹呢?”
老和尚搖搖頭,又一聲嘆息,道:“你來得正好,待我取點東西,再帶你去看琳兒。”說完,向房中走去。
童淑貞心中雖甚焦急,但她卻不好急口追問,只好耐著性子等待。
片刻工夫,澄因吹熄房中燭光,肩橫禪杖而出,杖柄還掛著一個小包袱,童淑貞心頭一震,問道:“師伯,你不是帶我去看琳師妹嗎?怎麼連兵刃衣服都帶上了呢?”
老和尚苦笑一下,道:“我要到括蒼山去一趟。”
童淑貞又是一愣,道:“師伯到括蒼山去幹什麼?”
澄因大師突然一瞪雙民仰臉望著天上一輪皓月,大笑一陣,道:“我要去找楊夢寰回來。”
童淑貞聽澄因大師笑聲中充滿悲忿,登時感到事態不同尋常,略一沉吟,說道:
“師怕先帶晚輩去見見沈師妹再說。”
澄因大師黯然笑道:“自然要帶你見她後,我才能走。”
說完,轉身向外走去。
童淑貞默默地跟在澄因身後,心中疑竇重重,一時間極難想出原因何在?
出了竹籬,穿梅林向東而行。老和尚心中發急,越走越快,童淑貞只好施出飛行功夫,隨後緊追。
一陣工夫,到了一座高峰下面,澄因停步回頭問童淑貞道:“你能不能從這斷崖攀登上去?”
童淑貞仰臉望去,只見當前山峰,是環抱四周峰中最高一座,峭壁陡立,滿積冰雪,所幸峭壁上面有很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