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部分,東漢演義,千頃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知道自己七歲的時候,是被蘇成救出潼關的,可是蘇成的武藝如何,劉秀卻不知道。劉秀一想,那三齊王蘇獻手使一口大刀,有萬夫莫當之勇。如果蘇成抵擋不住,被蘇獻打破了山寨,自己還是難免被獲遭擒,心中未擴音心吊膽。
卻說蘇成領兵衝出山口,五百嘍囉兵在山前雁翅兒排開。蘇成在當中勒馬停槍往對面觀看,只見蘇獻在對面壓住五百馬軍耀武揚威衝山內吶喊。蘇獻萬也沒想到山中為首之人是蘇成,催馬到陣前高喊:“對面為首之人馬前答話。”蘇成拍馬臨陣。蘇獻才看出是蘇成來,趕緊把刀一橫:“我當是誰哪,原來是叔父大人。我蘇獻甲冑在身,不能下馬施禮,馬前見過。”蘇成說:“免禮。我來問你,你帶領五百兒郎在我山前喊叫,是為了何事?”蘇獻說:“侄兒奉了天鳳皇之旨,捉拿國家要犯,沒想到罪犯金和被叔父手下之人捉到山上,所以我才命兵丁呼喚。”蘇成把臉一沉:“蘇獻,告訴你,進山之人不是別人,正是大漢朝的東宮太子千歲劉秀。你原是漢臣,保著王莽弒君篡位罪過極大,還敢追趕殿下千歲嗎?”蘇獻一聽,果真是劉秀哇!那我必須把劉秀捉回,才算罷休。他就說:“既然叔父捉到的是劉秀,請叔父聽真,劉秀並非孝平皇帝之後,他乃是一個妖人”可把蘇成氣壞了,瞪雙眼厲聲喝道:“蘇獻你住口!你竟敢在我面前滿口胡言。想我蘇氏門中代代忠良,受過漢朝數世雨露之恩,理應當忠君報國才是正理。你不惟不忠,還幫助王莽弒君篡位、殘害忠良,今日苦苦地追趕漢太子,還敢呼千歲為妖人,你的天理良心何在?”蘇獻說:“叔父之言差矣。天下乃人人之天下,有德者居,無德者失。漢室江山二百餘年,氣數已盡,天鳳皇愛民有德,才承繼了漢統,到如今已有十年之久,足見漢室餘德已盡。您何必跟我君臣為仇作對?就是你一個忠於漢室也是枉然。依侄兒蘇獻之見,你何不把劉秀獻出來,隨我一同入朝面君,我能在天鳳皇駕前保您高官得做,駿馬得騎。”蘇成大罵:“你不必在我馬前狂言亂語,你既是蘇氏門中的敗類子弟,作出了不忠不孝之事,你我就是仇人。你不是為王莽嗎,我為的是漢室,為漢室就要保駕,講不了就馬前一戰。你如果勝得了我手中槍,你就把劉秀帶走;你要是敗在我大槍之下,今日是休想逃生!”蘇獻大怒:“蘇成,當年在長安城校軍場內,若沒我蘇獻在萬歲駕前給你求情,你焉能活到今日?如今你既是忘恩負義,休怪我要無禮了!”
兩個人說著齊催坐馬,刀槍並舉就殺在了一處。蘇成這條大槍一掄,似條銀龍一般,一槍緊似一槍,一槍快似一槍,招招緊逼,恨不能一槍把蘇獻紮下馬來,方解心頭之恨。蘇獻這口大刀上下翻飛,扇、砍、劈、剁、遮、攔、擋、架,任憑蘇成槍法來得多麼厲害,他這口大刀封得很嚴,蘇成也是休想遞進槍去。兩個人殺到十幾個回合,蘇獻反倒精神倍長,蘇成漸漸不敵了。蘇獻哪肯放鬆,恨不得一刀將蘇成劈下馬去,打破青石樑,好把劉秀拿獲。兩個人戰的工夫大了,蘇成是隻有招架之功,決無還手之力。他心中很是著急,恐怕把命扔掉了。自己一死山寨必破,劉秀也一定被擒,不如先敗進山去,守住了山寨再說。想到此處,蘇成虛點一槍撥馬敗走。五百嘍囉兵看蘇成敗下來,呼啦一聲敗奔了山口。蘇獻哪裡肯放,催馬在後緊緊地追趕。忽然蘇成在馬上一擰身,抖手喊道:“看鏢!”蘇獻慌忙勒住坐騎,一回頭沒見鏢到;待一正臉,鏢就打到了,再想躲閃已然來不及啦,噗嗤一聲,正打在蘇獻的右肩窩下,疼得他幾乎掉下馬來,把馬一圈,急奔正南跑去。書中暗表,當初在長安城的時候,蘇成不會打鏢,後來在青石樑佔山之後練出來的,今天這一鏢正好打在蘇獻身上。蘇成見蘇獻敗走了,才撥馬向蘇獻喊道:“蘇獻,我不追趕於你,今日放你逃生。昔日長安城校軍場之事,咱們算是恩義兩無,將來再有見面之時,你就休想逃走!”蘇獻雖然有氣,怎奈身帶鏢傷不能再動手交戰,只好率領五百馬軍如同斷了線的風箏一般敗往潼關去了。蘇成見蘇獻走遠了,才率領眾嘍囉兵進山。到了山中下了坐騎,往大廳內一看,劉秀蹤影皆無。蘇成忙問嘍囉兵:“漢太子千歲哪裡去了?”嘍囉兵回答:“千歲從後山走了。”蘇成很不放心,急得直跳腳,惟恐路上有人認出劉秀來被官兵拿去。
不表蘇成著急,單說劉秀。他怕蘇成打敗仗,山寨守不住,所以才跟嘍囉兵打探明白,這青石樑後山有條小路,沒等蘇成歸山,劉秀就拉著馬由後山逃走了。上了大道之後,又怕被王莽的地面官人拿住,就只好晝伏夜行,迴歸南陽。這一天走著走著,也就在二更多天,劉秀覺著實在勞乏,想找個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