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23章 民心所向,天命所授,重生之嫡長女帥炸了,十四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白明微挺直了腰,一字一句。

“大人,土芝太過重要,不管種在哪個地方,都伴隨著風險。倘若收成前被人知曉,必然等不到收成那一日。”

“倘若收成後被人知曉,這種能餵飽民眾的作物,又豈能播下第二次?”

“所以種在哪裡都不安全,唯有種在陛下的貢田,才能保證土芝在收成之前,不被一些宵小惦記。”

“至於收成之後,倘若取得大豐收,百姓必然感激陛下的恩德,陛下一定龍顏大悅,高興之下自然會推廣土芝的種植。”

張敬坤直言不諱:“這些事本官豈會不知曉?只是陛下的貢田輕易碰不得。”

“你若想著像商人入仕一事先斬後奏,用民意去逼迫陛下點頭。陛下或許會同意這一次,但他心底總歸會留下一個結。”

“這個結倘若無法紓解,那就是將來套在你我脖頸上的白綾。大將軍,為生民計固然重要,但是保命也很要緊,只有活著,才能來談拯救蒼生。”

白明微似乎早就料到張敬坤會這樣回答,她也有著自己解釋:

“大人,外敵虎視眈眈,江北發生水災,極易被外敵挑撥成‘天罰’,這時候陛下如若有功德,可安民心。”

一個朝代氣數將盡,必定伴隨著層出不窮的天災人禍,民間則認為這是上天的懲罰與預警。

歷朝歷代,但凡有大災大難,皇帝都要下《罪己詔》,向民眾承認自己失德招致天罰,由此來表明上位者的擔當,率先安撫民心,破除“天罰”言論。

而江北出事後,元貞帝未有任何動作。

便是治災救人,也幾乎都靠著欽差一行自己解決。

到時候外敵稍微挑撥,民心不難不亂。

她的話雖然直接,但並非空穴來風,沒有任何道理。

張敬坤猛然掀起眼皮,疾言厲色:“混賬東西!我等食君之祿,所行之事,皆是陛下授意。江北災禍得以解決,也是陛下的功德。你竟敢陰陽怪氣,暗指陛下毫無建樹!你簡直混賬!”

白明微默然不語,任由張敬坤責罵。

可張敬坤罵到最後,也失了底氣。

因為白明微只是說了實話。

江北自發生災禍至今,陛下連銀子都不想出,此事也不算是什麼秘密。

天下人又不全是傻子,難道看不清楚麼?

要是災禍平安過去還好,倘若明年耕種出現問題,百姓無糧過冬,只要有人稍加挑唆,江北怕是要出事。

到時候就不是災民暴動那麼簡單了……

張敬坤乃是博覽史書的人,他不會看不出這個道理。

思及此處,張敬坤覺得一陣語塞的同時,又不免認為白明微年輕氣盛,說話不過腦子,忍不住責備地看向白明微。

就在他怒火漸漸平息之時,白明微又開口了:

“大人,貢田事關重大,末將怎敢先斬後奏,自然是要稟過陛下,徵得陛下的同意才成。”

張敬坤立馬否決:“你如何認為,陛下會同意這個提議?”

白明微含笑:“只要大人您首肯,同意這個提案,並上書陛下,末將自有辦法讓陛下點頭。”

張敬坤身子向後一倚,似笑非笑地看著白明微:“你又這般自信?”

白明微也不隱瞞:“陛下在意民心,也在意天意。倘若民心所向,天命所授,陛下不會不同意。”

張敬坤好奇地問:“何為民心所向?何為天命所授?”

白明微道:“民心所向,向的是九殿下。天命所授,受命於天的人是陛下。”

張敬坤眯起眼睛:“展開說說。”

白明微繼續開口:“九殿下回京,必定有人大肆推崇宣揚他的功績,營造九殿下民心所向的表象。”

“陛下在意民心,倘若民心都向著九殿下,他自是要有所行動,把這民心引向著他。”

“而這時,如若張大人願意遞上一個能叫百姓感念陛下浩蕩皇恩的理由,陛下定會欣然同意。”

“至於這土芝的來源,末將也會想方設法做出天賜的表象,那麼它就不只是糧食的種子,而是天命授予陛下的寶物。”

張敬坤思索了許久,終是點點頭:“我要你把順序顛倒過來,先讓天降祥澤,賜予寶物,再來談及民心所向。”

“只要萬般條件具備,那麼本官便是上了道摺子,請願陛下讓準允土芝種在貢田又何妨?”

白明微認真拜下:“多謝張大人一而再,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甜妻:厲先生的私寵

秋二月

罌粟妖妃

笑傲網路

炮灰npc成了全員白月光

枕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