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54章 好一個九殿下!,重生之嫡長女帥炸了,十四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場的白明微與白瑜對視一眼,兄妹倆拱手:“殿下,臣在外邊候著。”
說完,兩人一同退下。
公堂裡,只剩下劉堯及張敬坤。
張敬坤不緊不慢地從袖底掏出一封聖旨,徐徐展開:“九皇子劉堯接旨!”
劉堯一撩衣襬跪下:“劉堯接旨。”
張敬坤將聖旨朗聲宣讀出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九皇子劉堯在處理江北水患方面表現突出,朕心甚慰,望爾再接再勵。然每每天災人禍,總有些趨利而動的宵小無視百姓安危生死,望爾將此等害鼠一一找出,押入京中受審。此外,刑部侍郎張敬坤乃國之股肱,爾仍年輕,但凡有重要決策,需先聽從張敬坤的意見。倘若不能達成一致,可將疑惑快馬送入京中,由朕裁斷。欽此!”
劉堯恭敬地將雙手舉起,思緒
卻轉得飛快。
三條資訊,對他既往所做之事的褒獎;把嫌犯押入京中受審;以及要配合張敬坤。
也不知太傅宋成章和張敬坤談了什麼,讓張敬坤選擇迂迴行事。
否則有這一紙聖旨在手,張敬坤完全可以左右他的所有行為及決策。
就在這時,張敬坤把聖旨遞到劉堯手中:“真是不巧,臣也不知這聖旨裡有什麼內容,似乎宣讀晚了。”
言下之意,就是他只是宣讀晚了,其餘的所有事情,都與他無關。
既然他給予九殿下方便,那麼九殿下也要幫他處理這些事情才是。
合作,就是互惠互利的關係,總不至於為了幫別人,把自己給搭進去。
劉堯捧著聖旨含笑起身:“雖有些晚,但也沒有徹底晚了。”
張敬坤饒有興致:“哦?殿下何出此言?”
劉堯笑道:“江北這邊的害鼠已然拔除,但與江北害鼠沆瀣一氣的京官,仍在逍遙法外。把他們交給父皇審理,也能交差。張侍郎您說呢?”
張敬坤笑著打馬虎眼:“哎喲,臣哪敢揣測聖意,這事臣可不敢說,還請殿下恕罪。”
劉堯笑了笑:“張侍郎所言極是,聖心難測,本王也不敢妄加揣測。”
“然而除江北之害,乃順應天道民心,父皇是聖君明主,自然不會怪罪於本王,更不會怪罪不知旨意內容的張大人。”
說完,劉堯轉身走了出去。
張敬坤凝著劉堯的背影,露出一抹深思。
就在審理範忠謙一案即將結束時,他就覺得有些奇怪,九殿下有著確鑿的證據能扳倒範忠謙。
倘若只除一個深受民眾信任的範忠謙,倒也不至於如此大張旗鼓,讓那麼多百姓圍觀。
原來是打著一箭雙鵰的主意——一則讓範忠謙的結局有著快速、直觀明瞭的解釋;二則爭取百信的支援,陛下最是顧及民聲,範忠謙等人之死百姓拍手叫好,陛下再不高興,也不會明著對他們做出處罰。
而當眾宣佈涉事京官直接交由陛下聖裁,也是為了向陛下交差,到時候才沒有人指責他抗旨,私自斬了所有人。
聖旨上的內容,皆有後路及應對。
殺伐果斷半點沒有手軟,想來是篤定這些貪官送到京城,反而會洗脫嫌疑,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來個先斬後奏。
既能懲處奸佞,給江北吏治一個警醒;又能毫不猶豫地卸去有些勢力的臂膀。
好一個九殿下!
不愧是白明微願意改變白府從不涉及皇權爭鬥的立場,也要支援的人。
幸好自己向來圓滑,當太傅宋成章親自找來時,他給了太傅宋成章一個面子,並未與九殿下針鋒相對。
否則,他就把自己的後路都堵死了。
幸好,幸好。
思及此處,張敬坤捋了捋鬍子。
外邊。
八名貪官的屍首已被處理,人頭則帶去菜市場懸掛示眾。
但是那濺在地上的鮮血,依舊沒有乾透。
白明微與白瑜凝著地上的血跡,兄妹倆都沒有說話。
也就在這時,劉堯走了出來。
他衝兄妹二人使了個眼色,兩人便隨他一同離開州衙,前往落腳的驛站。
百姓仍圍在州衙未曾散去,他們討論著適才發生的事情。
“真沒想到,這範知州,竟然是這種人!”
“不對,現在應該叫做範忠謙。”
“當年我就覺得葉青青一案有些蹊蹺,但架不住流言蜚語,人人都說葉青青為了銀子自甘墮落,謠言一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