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87章 利用洪水本身清淤?可行麼?,重生之嫡長女帥炸了,十四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孟子昂點頭:“沒錯。所謂源頭,便是造成水患瀰漫的根本原因,一是天降大雨,二是河道破防,堤壩決堤。”
“天降大雨我們管不了,但卻可以干預河道。這幾日我一直在想,如果我們只是讓河流回到原本的河道,是否能徹底解決問題。”
“答案是否定的,這些堰塞湖的承載量太大,還是有決堤的風險,所以我們要讓河流回到原本的河道,也要減輕這些堰塞湖的負擔。”
“只要我們的時機和順序安排正確,那就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在河流回道、降低堰塞湖徹底潰決的風險的同時,利用洪水本身,清除河道沉積的淤泥。”
白明微雖然在水利方面沒有孟子昂精通,但她也有些許涉獵,這段時日更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補充了不少水利方面的知識。
孟子昂這麼一說,她便理解了:“孟先生所言有理,這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若是能利用洪水自己清除河道沉積的淤泥,能省卻很大一部分人力,這對於百姓從災後儘快休養生息,有著至關重要
的作用。”
“但河流歸道、堰塞湖洩洪我都能理解,卻對利用洪水本身清淤這一策略不明就裡,請問先生,這具體應當如何操作?”
洪水清淤,此事著實新鮮。
以往的古書典籍,雖然有人提出過這樣的理論,卻從未有過任何實踐成功的先例。
但凡涉及到洩洪和清淤,大家都會選擇傳統的方式。
孟子昂見白明微並未用異樣的眼神看著他,瞬間有種尋到知音的感覺。
他顯得尤為激動,更是滔滔不絕地講述:
“試想一下,改道的河流回到原本的河道之中,接著十數個堰塞湖中匯聚的大量洪水,被合理有效的方法洩去。”
“如此一來,瀰漫江北的水,便會一點點退去,最終順著河道,奔流進大海之中。”
“而因水患帶來淤堵河道的泥沙與沉積物,也被順手清除,從此河道通暢,江北再不是大水瀰漫的澤國。”
說到這裡,孟子昂停頓,觀察白明微的神色。
見白明微沒有疑惑,他繼續開口:
“這時,我們又說回利用堰塞湖洩洪一事清淤的問題,接
下來我會為大將軍演示,操作原理是什麼。”
“只是這一做法前無古人,我未曾見過任何一本書籍上記載成功的先例,是否一定可行,還不能確定。”
白明微道:“先生早早就在這裡用石頭堆了這麼個小堤壩,便是為了驗證此事,是否可行,我們多試幾次便能大概估量。”
孟子昂聞言一怔,但很快便恢復如常。
他緩緩解釋:“大將軍,你看,在這溪流之中摞起一道小堤壩,阻擋了溪水的流動,就在這小堤壩上游形成一個小潭。”
“這種情形放到大江大河之上,堤壩的上游所形成的便是湖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堰塞湖。”
白明微頷首:“先生的意思我明白,先生這是用這條溪流,擬作陵江的情況。”
<center></center>
孟子昂聞言,點點頭:“正是如此。”
緊接著,他把火把拔起,湊近那小堤壩,示意白明微仔細看。
“大將軍,你瞧。這堰塞湖形成之後,上游的水流流速驟減,或者靜止。”
說著,孟子昂往小潭裡丟了幾把泥沙。
他繼續說:“當山洪裹挾巨量
泥沙流進堰塞湖,泥沙就會緩緩沉積,抬高水位。”
“但只要堤壩穩固,這個堰塞湖就會逐漸切斷下游的水源補給,使得堰塞湖下游水勢減緩,流量減少,水位降低。”
白明微聞言,緩緩點頭:“先生所言,我明白。”
孟子昂默了默,隨即開口:“但是接下來我要說的,卻不確定能否說得明白。”
白明微又拿來一支火把,衝孟子昂點點頭:“先生且說便是,倘若不明白,我會問先生。”
孟子昂指著小堤壩的上游及下游,繼續解釋:
“大將軍請看,這個時候堰塞湖的上游水位,高於下游水位,形成了一個水頭。這處水頭,它會抬高下游的河面,最終產生了回水。”
“這裡的回水,就是巨流從堤壩往下衝的時候,受到了阻礙,一時之間沒辦法向下遊暢流,順利洩去,就會往堤壩或者兩側回流。”
“當回流量變大,而下游始終無法通暢洩流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