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水馬龍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部分,你死,我活,車水馬龍0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會,小心地道:“皇上?”
“嗯嗯?”
“皇上有事,小小女子就告退了。”
李世民漫不經心地看她一眼彷彿洞悉林芑雲的小心思忽地微微一笑,道:“這風雪交加的,你一個小丫頭往哪裡走?我已吩咐太監們,未得號令,禁止跨入此園子,你想找人都找不到。哼,是不是想起伴君如伴虎之言,要開溜了?”
“呵呵”林芑雲一臉慘笑。
李世民見她模樣,也忍不住想笑,忽然心中一動。眼前這少女身子纖弱,神情稚嫩,卻難以抑制的好強爭勝,這一顰一笑好不熟悉。這雪,這風,這燈燭,這少女彷彿都是上天特意的安排。恍惚間,那心中最為摯愛的長孫皇后仍坐在對面,不言,但笑,衣抉飄然,風采依舊,自己的滿腹無從言述的辛酸、人前從不表露的委屈、追悔莫及的遺憾在這深深一眼裡,盡化為烏有
“皇皇上!”
林芑雲驚呼聲傳來,李世民猛的一震,才發覺自己不知不覺間已走到她面前,正輕輕地撫摩這她漆黑如墨的長髮。林芑雲滿眼驚惶之色,卻不敢躲開。
李世民看著那對深不見底的黑瞳,全身忽然僵硬。半響,他慢慢地退到桌前,長長地吐出口氣。他伸手不知在桌子的什麼地方一擰,須臾,亭外腳步聲急,十幾位太監簇擁著一頂厚幕大轎匆匆趕來。
李世民負手背著林芑雲,道:“你去吧。今日之誓,天可證之。”頓了一頓,低聲道:“多謝你替朕把脈。”聲音竟是出奇的溫柔。
林芑雲心中驚疑不定,也不敢多說,禮也忘了行,幾步趕上轎子,為首的太監一揮手,眾人不發一聲,抬了轎子便走。
走出十幾步遠,林芑雲偷偷掀起窗簾一角,只見風雪之後,那溫暖如春的亭中,李世民獨自傲然立於桌前,忽地縱聲長吟,如歌如泣,唸的卻是:
“莫怪常有千行淚,
只為陽臺一片雲!”
※※※
第二日寅時,當大多數人還沉浸在溫柔夢鄉時,皇城應天門已提前下了禁鎖。厚重的大門尚未完全開啟,幾騎馬已飛馳而出,馬上坐的都是從三品以上的太監,身背黃絹包裹,神色肅穆。待出了城門,領頭的回頭望了望厚厚積雪下的城樓,右手一揮,身後五個人都是無言的一拉韁繩,分作幾路,飛速的打馬而去。
到了早朝的時候,國之重臣們還未列班完畢,皇上還未露面,聖旨就一道接一道的下來了:先是為宣天之仁德,感民之疾苦,下令關內道、河東道、河南道三道免賦三年,其餘各道減賦一半。接著急召安西都護府與北庭都護府都護衛入京述職,兩府與薛延陀之間的戰事暫停,以待來年。這一來,國內除一處剿匪外,竟無一處戰事,亦是大唐建國以來罕見。
之後的旨意乃升楮遂良為諫議大夫,準其所奏,特命其為欽差,往燕京修建報國寺,供奉所有捐軀沙場的戰士亡靈。大傢伙心知肚明,曉得姓楮的這一票是賭贏了,昨日來冷落門廳的楮府,一大早登門照訪的車鸞相接,幾乎磨平楮家的門檻。
這幾道聖旨倒也罷了,接下來關於李洛的旨意就有點讓人摸不著頭了。那份發往全國各地官員的祗報是這麼寫的:
李洛侍君唯勤,報君唯忠,領京畿道軍政以來,懷奉公之心,下體民情,所奏皆為萬民之所疾,朕甚佳之。旨任李洛擔中書門前詹事之任,品為下三品,兼領左衛率府。山南西、山南東兩道歲末饑荒,賊匪橫行,聖令李洛即刻以撫民欽差之職,起赴利州,督察救濟災民與剿匪之事。
李洛乃御前左飛衛,本就是下兩品的官,這一來無端降品至下三品,怎麼看也是降職了。但擔中書門前詹事之任,卻又是跨入了直接對皇帝負責的中樞重地。這地方,天天見的是聖面,聽的是聖旨,就算是排到五品的書記文案官員,也比尋常三品官大一頭。連李世績、蕭禹這樣凌煙閣掛像的公侯,此刻亦是中書下三品之銜。這麼一調,又好似李洛一步登天了。
但李洛掌管京畿軍政,幾乎同時節制東西兩京,那是天下十道里最舉足輕重的軍政大權,讓多少人眼紅心熱的位子。一紙詔令,就從這喝水也犯油膩的肥差上,莫名其妙地被調去做什麼賑災欽差,那不又是明著貶了麼?這似降非降似升非升的詔書,實在是讓人費解。
但朝廷之事,往往就在這些小事上透著無可言傳的玄機。是以剛一落朝,鑽營的、刺探的、拍馬的、察言觀色的、刨根問底的大小官員們,幾乎將李洛府第的大廳擠滿,紛紛嚷嚷,拍凳敲桌,誓要問出個名堂來。
正鬧得不可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