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行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0部分,從白蛇傳開始,天馬行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裡面說什麼,外面也聽不見;外面有什麼史議也遞不上去。

今天的早朝,氣氛有些肅穆,想也是,這官家不僅截了大家的胡,更是直接任命了太子。座師沒有收到,這擁立之功也沒了。

聽說太子還朝,眾大臣是知道的,皇帝也宴請了他們。

但是這麼流散在外的兒子。眾大臣也沒有過接觸,也不知道是什麼人。更重要的是,皇帝連一點兒投靠的時間也沒有給他們留。

他們是文人,也不可能一個皇子還朝,他們便立即投靠過去。這總是需要一個互相瞭解的時間,大家矜持的時間,半推半就的時間,王八看綠豆的時間沒有,官家是一點兒都沒有留,全讓他做了主。

這樣的前題下,這氣氛要能好了,官員都是聖人了。

趙佶今個也不知怎麼想的,準時到了,大臣們心下都是訝然不已。

這世上的事情就是這樣,如果你從來做事都是循規蹈矩的,偶爾做出一點出格之事,大家都是莫名驚詫拍案而起,彷彿你做的是一件傷天害理的大事一樣。但是,若是反一下,你做事一向都不按常理出牌,對別人的閒言碎語直當小風小雨,根本不予理睬,一旦你偶爾按照章程做事,別人說不定反而會驚詫莫名。

詫異過後,大臣們也會思考。

不過這是徽宗朝。思考下來,只有一個可能,即官家的玩鬧心又犯了。他根本就不是為了早朝,而是特意來看看大臣們的反應的。俗稱看熱鬧。

也就是這裡裡外外,趙佶都是故意的。你要是爭,那便落入了他的陷阱了。

先說士子,這有祖宗律法在。如果官家讓步,他們還能爭上一爭,可是官家既然這樣做了,誰也不能說他錯。因為這天子門生本就是祖宗規定了的。

太子一事更簡單了。他說是家事,就是不給你們擁立之功,你們又有什麼法子。

這樣憋屈的朝會,還有什麼好爭的。乾脆做個泥菩薩,早早過完了吧!該怎麼做,先擬個章程出來再說吧!

遇上這麼個文藝官家,就這麼撞上去與他爭論,反而沒有幾個人爭的贏的。大傢伙最拿手的引經據典,還真不一定引得過當今官家。

新科人員更是沒有發言權,就是有,也不會有人發言。

這大晚上就來排隊,又累又餓的,再加上不知會分配個什麼官職,所有人都緊張不已。

分配的好,還好說,分配的不好,還需要他們鑽營一番。

丞相就更不用說了。不說蔡京不會得罪官家,就是得罪,他圖的又是什麼?

祖宗律法早有規定:天子門生是不需要他們插手的。凡於殿試中進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經吏部選試。

所以他此刻是決不能站出來表意見的,因為天子門生這類新科進士的官職分配都是皇帝乾坤獨斷,宰相一旦管了,就是越權。蔡京雖然很喜歡權力在握的感覺,但也從來不願去觸及自己許可權以外的事情。

他的權力來自天子,就是他阻了又能怎麼樣?天下官員也不會說他個好字,他犯得上嗎?這樣看戲,也是挺好。

至於寧採臣,他更加沒有爭的必要,這新科狀元們哪一個不是進這翰林院。

所以在其他人忐忑不已時,他這個早有去向的人,也就是上朝下朝,別人做什麼,他也就做什麼是了。

分配完了,他們這邊安靜地下朝。卻突然有中使傳旨,讓寧採臣等一下。

寧採臣心想:不會吧,我剛沒做什麼失禮的事情啊,難道跪拜的時候我心裡在胡思亂想被你們都看穿了?

中使過來,他立即應是。作為排頭兵,今科的狀元。他是不可能躲掉的。

狀元嗎?排第一的就是,沒人會搞錯。

那宦官仔細打量了李唐一遍,客氣地說道:隨灑(讀作咱)家去吧,陛下召見!

宋朝的中官地位低下,對於一個還沒有授官就獲得獨對機會的進士,他也不敢怠慢。

前面的諸位進士一聽皇帝專門找見一個人,連忙回過頭來。寧採臣也正好回過頭去,一眼看見走在前面的馮素貞,眼睛不禁睜大。

他也受到了招見?這是怎麼回事?

隨著那宦官在前走著,寧採臣的心中還是有些忐忑的。

他找我做什麼?是有人告狀了嗎?難道是關心一下我的生活作風問題?

難怪他會這樣想,失去了記憶的趙佶,現在對他恐怕只有壞印象了吧!

女兒,高俅。他全惹了。

至於大相國寺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人魚崽崽今天也想養霸總

聞聲有無

隨身帶著ipad

絢爛冬季

殿下我只是你的護衛

蝴蝶的出走

男神,過氣不候

卷耳

六零小甜妻

修身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