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行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1部分,從白蛇傳開始,天馬行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和二年以前,在瓊林苑宴請新及第的進士,故該宴有“瓊林宴”之稱。

寧採臣一大早便來到了瓊林苑的門口,今曰的皇家園林由於要宴請他們一應新科進士,裝扮得分外喜慶。紅的燈籠,紅的絲綢,裝點得這園林一片火紅。

中了舉,成了進士,寧採臣一直以為自己住在城外的桃花庵,這路子近,自己起的又不比任何人晚,以為自己是最早到的,可是到了一看,還真是莫道君行早,總有早行人。

兩百多名科進士幾乎都已經到齊了,自己這麼早,還是遠遠地落在了後面。所有人都已經排好了列次,靜靜地站在那裡。

這麼奇芭的科考題,仍然有這麼多人中,可見永遠都不要小看這天下人。

來了之後,寧採臣才知道這來得早也沒用。

這大宋的規矩並不是按名次排位,而是以尊老愛幼,按照年齡的大小排序。

本來如果有殿試,這殿試頭名,也就是新科狀元是要排在前面的,但是由於趙佶的原因,這殿試取消了,也就沒誰是新科狀元。於是乎,所有的人都要乖乖的排排站。

什麼一榜二榜,都沒有老人。

從第一個數起,鬚髮銀白,滿面滄桑,不斷過渡到花白、灰白,中年,青年。

寧採臣今年不過十七週歲,十八虛歲,排在了倒數第四的位子上。

真是沒想到,這樣的考題,竟然還有比自己年輕的中舉者。不得不再次感嘆華夏么來都不缺少天才。

進賢冠、錦袍、皂靴。這一身行頭穿在寧採臣的身上,還真為他平添了幾分英氣。而這麼多同樣裝束的人站在一起,卻依然不減他的威風。

人都到齊了,不多時,所有進士都已經排好序位。

宦官與侍衛親軍走了過來,前者是對這些進士進行逐一的登記,檢查官引和喜報,後者則是搜查大家的身,看看有沒有攜帶什麼危險的物事。

待得都檢查完畢之後,忽見門內又走出一個宦官,尖聲唱道:有敕!

眾人在前面的長者帶領下再拜。

其實宋朝是極少會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的。一般除了祝壽大典等大禮,大家也只是跪了、拜了,然後站起來聽旨也就是了。

幸好寧採臣排在後面,否則受後世電視劇的誤導,激動之下,他非山呼萬歲不可。

“入宴!”宦官又叫了一聲。

大家立即又再拜,然後在前面的一個禮部官員引領下,魚貫進入瓊林苑中。

打頭的剛剛進門,雅樂響起,一排的樂師演奏起《正安之樂》,直到所有進士都走了進來,來到庭中的闕位站定,音樂停了下來。

這在寧採臣看來,這便是古代版的入場式了。雖然不是播的進場曲,但是這也算是了。

眾人立定之後,是不能抬頭亂看的。這一點,在前幾曰排練時,寧採臣已經受到過警告了,只是當時是在禮部接受的排練,不是在這兒。

四周是眾多的禁軍侍衛,他們警惕的目光不斷在寧採臣他們這些人身上巡視著,彷彿他們這些士子是什麼不安全的因素似的。

這使得一些人不是那麼舒服,不過這畢竟是瓊林苑,自然沒有哪個士子敢在這兒放肆。就是再看不起武人的頑固分子,都必須忍住。

這時候,一聲唱起:“就位!”

引領的禮部官員走出,向西而立。他就是一個標範,雖然禮部已經訓練過他們了,但是畢竟是第一次陛見,不派一個人跟著,禮部也不放心。

有這麼一個人站著,大家也就連忙有序地站在了自己酒席上的位置上,老老實實站著,這時候是不能坐下的。

又有一名中使走了出來,喊道:有敕!眾進士再拜,然後中使喊道:賜卿等開喜宴!眾進士又再拜。

寧採臣心下暗暗叫苦,心說:這飯還沒有吃上,便一個又一個頭叩了下去。聽說這皇帝賜宴是不能吃飽的。是不是因為這樣,禮部才不斷拜叩,拜叩得累了,自然也就沒有胃口了。

口的謝座,總算是可以坐下了。

可是這一坐,寧採臣又寧願不坐了。

這瓊林宴和一般的宴會不一樣,並沒有大型的酒桌。整個大廳的中央的空著的,專門供人跪拜,眾進士則是分東西兩班就坐,每個人面前都有一個小小的幾,上面擺著幾樣菜和一副碗筷、一個小酒樽。

還沒來得及抱怨這樣坐法,卷得很,伸不直腿。

這時候,《寶興賢能之樂》響起,眾進士便齊齊舉起酒樽,對著遠處上坐上的皇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那年還好嗎

上網找工作

有道昏君

炒作

安辰一若

散發弄舟

鳳在蒼穹

閃啊閃

撞破殘疾學霸的秘密後

罄靨